奇袭东马村
1948年春季,西北战场取得宜(川)瓦(子街)战役的伟大胜利,粉碎了胡宗南在西北战场的重点进攻,打开了关中平原的大门。我西北野战军为配合辽沈、平津和淮海的战略决战,决心不给敌军以喘息之机,主动积极地消灭敌军。东马村战斗,是我二纵六旅在西野发动的冬季攻势中,继我二纵九旅以一小时三十分全歼一个整团的临皋首战胜利的鼓舞下,又一次以4个营兵力的相对优势歼敌一个整团的一次战斗。它的意义在于,对以后举行较大规模的平原攻歼战提供了经验。
独六旅十七团受命钳制并相机攻歼东马村守敌的任务,指战员们斗志高昂,迅速进入进攻出发地区,并进一步查明了东马村在四三〇团进驻临皋被歼之后,调整了部署,加固了防御阵地,完善了防御体系。为配合旅主力作战,在三营未到的情况下,我团在十六团二营的协同下,不失时机地向敌发起了进攻。二营担任主攻,由东西实施攻击,一营绕向东马村西南,分割乳罗山、杨家城两地守敌与东马村之敌的联系,切断东马村守敌的退路,并准备打击由杨家城方向救援之敌。当一营于16日2时进至杨家城之东北地区时,发现敌约一个营的兵力分成两个梯队由东马村回窜杨家城。当其前卫连与我一营前卫连一、二连遭遇时,我二连在指导员赵锐的指挥下,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向敌开火,将该敌歼灭于谷地。该敌二梯队约两个连的兵力向我二连阵地猛烈反扑。此时,我一营主力赶到,经约20分钟激战,敌被我全歼,生俘敌四三团团长杨健以下150余人。二营被断壕所隔攻击受阻,欲改变攻击方向,因两侧深沟,中间吊桥无法通过,故而受挫。
东马村战役旧址
十六团二营驻于东马村、良石城之间,负有阻击南来援敌之任务。当我团攻击受阻后,旅部命令该营留一个连执行原任务,而主力由西北方向攻击东马村该营由于突然改变任务,攻击准备不足,且其机炮连也未跟上,缺乏有效的火力支援,进攻两次均未奏效。
此时,旅首长电话指示:“鉴于两次攻击都不奏效,而敌九十军准备东援良石城,澄城之七十六军也有东进的迹象,决定停止攻击,准备转移。”我们认为:现已查明东马村守敌为一四四师之四三一团,其团长率一个营在向杨家城流窜的途中已被我军一营歼灭,团长杨健被捉,尚剩团部及两个营的兵力龟缩于一个村庄,又经我军两次打击,伤亡较大,尤其团长被俘,敌军已是群蛇无首,被肢解的残部已陷入绝望的境地。而我军攻击两次不遂,主要是进攻仓促所致,部队未到齐,攻击力量不足。现我三营已赶到,经前两次攻击,敌情、地形也已查清,加上十六团二营的配合,我军已构成二比一兵力的相对优势,加上我指战员积极求战这一压倒敌人的政治优势,打赢这一仗是必然的。我当即向旅首长建议,再组织一次进攻。在取得副旅长贺盛桂的批准后,随即组织连以上的干部现地侦察,找出了前两次攻击未成的原因,肯定了第二次攻击的方向是正确的,并重新调整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分队的任务。我团三营和十六团二营由村西北和村西实施主要突击,一营、二营由村西南和东西配合行动,全团步调一致,向东马村发起了第三次攻击。
当旅部准备放弃对良石城方向的攻击,调整兵力支援十七团在东马村的战斗时,我团三营一举攻克东马村西北端敌军碉堡,继而沿敌堑壕突入敌军内部。十六团二营也乘势插入村西,占领了敌军两个三角集团工事;该营另一个排由村北、我一营由村西南冲进村内;二营在村东积极钳制敌人,展开三面攻击。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激战,至16日6时,全歼东马村守敌四三一团,俘敌官兵1100余人。
(故事整合自《巴州文史》,作者张钟诚)
来源: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
编辑|石秀秀 通讯员|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