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明小公民 | 德城区全面推行“1530”双教育模式

“同学们,放学的路上要靠右边走,不要横冲直撞,不要闯红灯,不要乱丢果皮纸屑。”4月19日,下午放学铃响后,德州学院附属小学五年级1班班主任高逸云对学生进行1分钟的文明礼仪教育和安全提醒,叮嘱他们注意交通安全、爱护环境、礼貌待人。

德州学院附属小学的1分钟放学教育是德城区学校碎片化、融入式文明礼仪教育的缩影。为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德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在原有“1530”安全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文明礼仪教育,即每天放学前、每周五放学前、节假日放假前分别对学生进行1分钟、5分钟、30分钟的文明礼仪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文明素养和安全意识,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德城区明诚学校,学生们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分享文明礼仪故事。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在斑马线上不追逐打闹、对需要帮助的人伸以援手……一个个1分钟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做到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人。

二屯镇中心小学则将文明礼仪行为做成了一个41秒的小视频,包含了见人微笑打招呼、语言文明无脏话、衣着整洁有精神、出操放学有秩序、废旧物品不乱扔、爱护公物勿损坏等10项文明行为,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文明行事、健康生活。

对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来说,“1530”教育一直延伸到学生完全离校。学校组织交通疏导志愿服务活动,落实“护学岗”和“高峰勤务”工作机制,交警、执勤教师及家长志愿者在上、放学期间对接送学生车辆和过往车辆进行有序疏导,对不文明交通现象进行劝导,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快速上下车,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德城区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学科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社团活动,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方位培养文明小公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曹清 通讯员|周沛洁
编辑|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