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德州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郭佩芳:耕海踏浪四十载 躬身科研谱华章



地球表面的71%被海水覆盖,浩渺无垠的蓝色,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决定着气候的变化,蕴藏着无数宝藏和未解的谜题。为了寻找谜题的答案,科研工作者们探索不止,夏津老乡、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郭佩芳即是其中一员。

4月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在喧闹的青岛市南区,这片校园却独享一份静谧。吹着清新的海风,我们和郭佩芳教授进行了交流。

从鲁西北平原到黄海之滨

春日的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惊艳的,枝繁叶茂、百花竞放、燕语莺啼似人间胜境。郭佩芳老家离这里不足两公里。在他儿时记忆中,老家是一个沙窝环绕的美丽村庄,沙土岗子上绿树成荫、果树遍布,夏秋之际,树叶婆娑、瓜果飘香,是千年黄河故道富饶的土地滋养了他的年少时光。

家乡的土地是神奇的大自然创造的、不可多得的黄河故道自然地貌和景观,但由于沙壤土质的结构松散,一刮风,就起土,早春时节更时常漫天黄沙、暴土扬长。“那时候老家书籍缺少、知识贫乏、经济落后,我非常向往知识丰富、科技发达的外面世界。要出去闯荡,就得靠读书。”他对我们说。

然而,读书的路并不顺利。郭佩芳读小学时,“文革”就开始了,规律的校园生活被打乱,到小学毕业时,干脆无学可上,一度回家劳动。到1974年高中毕业时,高校只从社会推荐中招生,只好二度回家干起农活。直到1977年,他参加了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如愿考上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

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由于班主任老师推荐,也因为村里有人在青岛工作过,回来便说碧海蓝天环境如何之好,如同仙境一般,令他心生向往。

1978年春天,郭佩芳乘坐的列车抵达青岛站,学校组织了解放牌卡车接站,载着新生们沿着滨海道路行驶。海边风很大,空气里全是海腥味,无边无际的海面,深深震撼着鲁西北平原长大的男孩——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山海辽阔。

大学4年,郭佩芳学的是物理海洋学,标准定义是:以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专业。而用他的话总结,就是研究“温盐密,流浪潮”,即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海流、海浪和潮汐。

大四那年,他登上远洋科考实习船,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乍上船的新鲜很快被晕船的痛苦冲走,整日感到天旋地转、头昏脑胀,胃里的食物吐光了就吐胆汁。但该工作还得工作,该实习还得实习。

夜幕中的大海,和天空揉在一起,浓稠如墨汁,要把万物吞噬在黑色里;有时巨浪轰击着船舷,咆哮声像炸开的惊雷,要把一切撕碎。郭佩芳不禁感慨,与海洋相比,人类是多么渺小。对海洋的认识,逐渐从无知到有知、从震撼到敬畏,也坚定了他探索海洋奥秘的信念。

40年时光献给海洋研究

从踏进大学校门那天起,郭佩芳就把目光全都聚焦在海洋之上,毕业后又回校工作,如此算来,先后有40年的时光都献给了海洋。

1984年,郭佩芳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文圣常教授的科研团队,主要从事海浪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海浪是海面的波动现象,通常波高6米以上的海浪,被称为灾害性海浪,会给海上航行、施工、军事行动、渔业捕捞等造成危害。海浪数值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郭佩芳在文圣常院士带领下,参与研发了理论风浪频谱和一种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这一预报模式计算时间仅为当时国外主流模式的1/60,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用,大大提高了预测效率。这一成果获得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认识海洋的手段也发生着变化,海洋卫星遥感是其中一种新型手段。“早期对海洋的观测,都是依靠调查船、海洋浮标和海洋站,存在数据稀疏、周期长、费用高等缺陷,海洋卫星遥感将传统海洋观测提升到新的水平,具有视角大、观测效率高、覆盖面积大、重复性好、长期不间断的特点。”郭佩芳介绍。

上世纪90年代末,郭佩芳投身海洋遥感和卫星海洋学的研究与教学,参与完成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项“南沙海区环境动力特征及其演变机制综合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风浪空间结构的卫星遥感研究”等,参与编写专著《高度计海洋遥感研究与应用》,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研究海洋基础科学的同时,郭佩芳积极参与应用课题的研究,将所学直接转化为现实成果。

上海洋山深水港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连年保持世界第一。这座超级港口在几个岛屿上建成,附近海域平均水深15米,海沟最深超过30米,海洋环境复杂,建设难度极高。2002年建设之初,郭佩芳带领团队完成了“洋山港一期工程波浪场数值计算”课题。“通俗来讲,我们通过观测、模拟、计算,得出相关海域的海浪规律和数据,以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他这样向我们阐释,“比如防波堤应该建在哪儿,高度和角度如何等等。”

不仅如此,他还承担了“渤海南部油气田水文气象环境参数计算”等10多项海洋石油水文气象环境条件研究项目,10多项海洋工程水文气象环境调查、动力环境数值模拟、海洋环境评价及可行性研究项目,参与了“水上飞机试验场海洋环境参数计算”“导弹低空飞行海洋环境分析”等军事项目,在港口建设、石油勘探、海洋军事等领域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为海洋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郭佩芳的办公室,在位于鱼山校区的文苑楼,本就不大的工位,在一摞摞书本的挤压下愈发局促,以至于我们要为他拍照前收拾了大半天。每天,他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放飞思绪,徜徉在海洋之上。郭佩芳最喜欢的是做研究,淡泊名利、勤奋耕耘、默默奉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需要成百上千的海洋管理人才。2003年,我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管理人才发展战略部署,中国海洋大学承担起海洋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具体工作由当时担任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的郭佩芳负责。

对比以往的工作,海洋管理属于文理交叉学科,研究思维和方法都有很大不同,但郭佩芳迎难而上,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他组织申报并获批海洋管理和军事海洋学两个本科专业,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开设这两个专业的高校;组织申报并获批当时全国唯一的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担任学科带头人;为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并主讲海洋资源学、海洋检察管理、海洋管理技术、海洋管理学和海洋发展战略等创新课程,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现代海洋管理人才。

“海洋多产而富饶,能为我们提供鱼盐之利、舟楫之便;海洋博大而深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海洋复杂而特殊,是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郭佩芳说,“海洋强则国家强,海业兴则民族兴,国家重视海洋,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更了解海洋、保护海洋。”

为了做好海洋方面的宣教科普工作,一向不爱抛头露面的郭佩芳这几年也开始参加一些讲座、论坛、电视节目,撰写《话说中国海洋国土》等科普读物。如今,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依然接受返聘在校工作,继续奋斗在科研教学一线。

“从23岁离开老家,为海洋强国建设已经学习工作了40多年,海洋已经成为‘第二故乡’,学习海洋、研究海洋和保护海洋是我为之高兴的事业。”郭佩芳言语真挚,“遗憾的是没有为老家做些什么,愧对养育我的那片土地,希望能有机会,为家乡做些事。我爱家乡,也爱海洋。”

个人简介

郭佩芳,1955年4月生,夏津人,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学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专业,后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多年来致力于物理海洋、海洋遥感和海洋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晓航 王刚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