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动齐鲁 | 父亲被日军军犬活活咬死,他背负国恨家仇参军,德州老兵:一次战斗打死5个鬼子

纪家铺战斗中

他趴在土沟里伏击日军

一人击毙5个鬼子;


攻打阳信战斗中

他一人冒着枪林弹雨

只身炸掉敌军炮楼;


攻打天津战斗中

炮弹就在身边爆炸

对他的耳朵造成了永久伤害……


德州日报新媒体原创视频


在庆云县东辛店镇张家村,我们见到了95岁的老兵张丙仪。他早早地穿好军装,缀满前胸的一枚枚勋章,见证着老人的传奇经历。


▎怀着国恨家仇入伍,他誓死要杀鬼子


时间回到70多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1924年,张丙仪出生在庆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年仅12岁的张丙仪跟着父亲张学群来到关外,被迫给日军做劳工。一天,张学群因为干活儿慢了些,被日军打倒在地。挥着鞭子的日本人,牵来了几条军犬,把倒地的张学群活活咬死。


工友偷偷把张学群被杀的消息告诉张丙仪。张丙仪哭着跑去寻找父亲,却只看到父亲被军犬撕裂的尸体。于是,张丙仪一路靠着乞讨,逃回了庆云老家。


父亲去世后,母亲迫于生活压力选择改嫁。从此,张丙仪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依靠给地主扛活度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入山东。庆云因为远离铁路线和大中城市,成为鲁北冀南最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日军经常在庆云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3年8月,张丙仪遇到来村里征兵的八路军干部。带着国恨家仇,张丙仪毅然加入了庆云县大队。他作战英勇,不怕死,敢拼命,迅速成长为八路军庆云县大队三连8班班长。


▎“我无牵无挂,我不怕死,让我上”



张丙仪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1944年7月,在一场攻打阳信的战斗中,张丙仪所在班负责突袭日伪军建在县城的一个炮楼,里面有十几名日伪军把守,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铁丝网。


“把炮楼拿下!”张丙仪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然而,敌人火力密集,铁丝网非常牢固,冲锋变得异常困难。这时,张丙仪向战士们吼了一嗓子“掩护我”,便冒着枪林弹雨,拖着铡刀,匍匐前进。他滚到铁丝网旁边,连着剁了几下,铁丝网却一点儿没破。这时,张丙仪看到绑铁丝网的木桩,使劲向木桩砍去,终于砍断了木桩。


穿过铁丝网,张丙仪匍匐到炮楼下边,把一颗手榴弹从敌人的机枪口扔了进去,“轰”的一声,炮楼里没了声音,2名日伪军当场被炸死,机枪也哑了火。


“掩护我,让我来!”每当冲锋时,张丙仪总是这样对战友说。“我无牵无挂,我不怕死。”张丙仪告诉记者。


1945年5月,日军获悉庆云县大队驻军纪家铺的消息,于是纠集日伪军200余人,直扑纪家铺。庆云县大队立即与三分区取得联系,决定紧密配合,消灭这股敌人。


纪家铺战斗打响了。当时,敌人隐蔽在坟地,张丙仪和战友则隐蔽在土沟里,双方相距仅有30米。敌人一阵猛烈的机枪扫射后,换弹期间,张丙仪抓住时机猛烈开火。这场战斗中,共消灭了40余个鬼子,张丙仪一人就打死了5个鬼子兵。


纪家铺战斗从早晨5点整整打到黄昏。敌人伤亡惨重,无力恋战,向西北方向溃窜。这场战斗中,张丙仪的腿负了伤,由于流血过多昏死过去,一个老乡将他留在家中养伤。“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我死了,还给我开了追悼会。当我与队伍会合时,大家才知道我还活着。”后来张丙仪才知道,那场战斗中,3个连打得只剩下8个人。


现在,张丙仪的家中,依旧保存着一把日本指挥刀。那是在一场遭遇战中,张丙仪和日军指挥官肉搏缴获的。“我告诉战友,不要怕鬼子,你跟他们拼命,他们就怕你!”张丙仪说。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丙仪所在部队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张丙仪的右耳朵就是在平津战役中攻打天津的一场战斗中受的伤。“炮弹在距离我20米左右的地方爆炸了,我以为自己死定了。”张丙仪说,他掀开身上的泥土,只感觉耳朵里嗡嗡作响。再看看身边的战友,已经是血肉模糊,都牺牲了。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张丙仪参加过的战斗大大小小有百余场。


因为表现突出,张丙仪获得多项嘉奖。其中,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成为现在庆云县在世的立功最多的战斗英雄之一。



▎不怕死亡,只怕后辈遗忘那段历史


虽然已是95岁高龄,但很多记忆中的片段张丙仪一刻也不曾忘记。


在庆云镇东三里村的一场战斗中,来自尚堂镇朱家村的战友朱森林,推开了张丙仪,自己中弹牺牲。解放后,张丙仪拿着钱去找朱森林的父母,却发现他们已经不在世了。每当回忆起这些,老人就抑制不住,老泪纵横。


张丙仪几次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就是告诉他们,要记住这段战友情。


新中国成立后,张丙仪复员回乡了。他先后担任原东辛店乡联防队长和村里的生产队长。老人共育有7子3女,儿女们都十分孝顺。其中,大儿子张兴臣、三孙子张士艳接过老人“手中的枪”,参军入伍。


在子孙们的印象里,老人是一个正直、胆大、不怕死的倔老头。“父亲说,他刚上战场时,看到人被炸飞了,心里很难受。子弹贴着头皮飞,但他都不怕,他就怕后辈遗忘那段历史。”张兴臣说。


让子孙们敬佩的是,老人一辈子坚守着军人本色。“解放后,父亲不管是当生产队长还是到外地煤矿工作,都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挑最重最危险的活干。”张兴臣说。


在张丙仪的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老照片。每当照全家福时,老人总会把军功章挂在胸前。他告诉孩子们,无论干什么,都要记住这段艰苦的岁月。


采访最后,张丙仪举起颤抖的手,对着镜子,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老人说,当年一起当兵的战友都牺牲了,他们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过,比起他们,自己很知足。


致敬老兵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朱代军 李榕 孙耕

通讯员|王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