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只能安康?民俗学家田兆元:错!


端午只能安康?民俗学家田兆元:错!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

这两年每逢端午节都会流传一个说法:端午节是屈原投水日,是悲伤的日子,还是祛病防疫的节日,不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所以不该说“端午快乐”,应该说“端午安康”。

这个说法流传广泛,以至于到了今年,人们的问候中,“端午快乐”少了很多,大都以“端午安康”代替。

近年来,每逢端午,网上就会出现各种“端午安康”的表情包

那么,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历史上从来没有端午安康的说法。”田兆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所谓端午安康是近几年人们新发明出的一种祝福语。

对于端午是纪念屈原投江,因而不该“快乐”的说法,田兆元认为“非常不负责任”。

“端午节历史上就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是我们的’狂欢节’。”田兆元说,在端午,龙舟竞渡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水中大家相互比拼,岸边民众聚集观赏呼喝,场面热烈欢乐,毫无悲伤之说。端午确实是破除疫情的节日,“但我们通过昂扬的运动来破除疫情,锻炼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奋发昂扬的精神。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节日。”

至于纪念屈原,田兆元也认为不该将之理解为悲伤,屈原本身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各种香草和美好的事物,屈原的故事和传说本身也是浪漫楚国文化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天说端午快乐。”

在田兆元看来,端午的祝福语该是什么样的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之所以流传开来,大概是因为每年的端午节大家缺乏一点新鲜感,突然有一种新说法流传,很快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发酵开来,形成了很大影响力,“这种说法形成影响之后,大家说端午快乐的时候就怕犯错,觉得说端午安康比较保险,慢慢地,端午快乐就消失了。其实说端午快乐、端午安康、端午吉祥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端午节一定要说端午安康的说法。”

但田兆元认为说“端午安康”也没什么问题,他认为最值得担忧的是这种说法导致端午的祝福语开始变得单一化,“大家开始觉得除了‘端午安康’其他祝福语都是错的,本来是该有很多问候的一个节日,变成了只能说‘端午安康’,这是比较可怕的。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

田兆元认为现在很多民俗节日其实都面临这种单一化,单一化使节日逐渐丧失丰富性。比如端午节,目前大家只知道龙舟竞渡,但实际上凤舟竞渡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现在凤舟在湖北、四川、广东等很多地方依旧存在,但是龙舟“一舟独大”以后,凤舟就被边缘化了。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端午的香草,现在大家只知道艾草,但历史上端午节本来叫“浴兰节”,兰花是比艾草更为主流的一种香草,在端午节人们会用兰花做成的草药沐浴祛病,但现在大家强调艾草之后,兰花被完全边缘化了。

“这次强调只能说‘端午安康’也是这样,我们又犯了一个毛病,把多样性的问候变成了单一的问候,这是对节日文化的一种破坏,不利于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活力,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端午文化是有多样性的,我们应该崇尚这种多样性。”

在今天,端午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天的小长假,田兆元认为,在3天的小长假,大家完全可以互祝“快乐”,尽情出门旅行。今年端午,他发给大家的祝福是一张艾草的图片,上面写了“端午有爱”,“爱”谐音“艾”,在这个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传统节日,他希望大家可以心中有“爱”,度过快乐的节日。

田兆元,男,1959年生,湖北宜都人。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神话学、民俗学与文化产业研究,现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成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