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城县紧贴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红色业委会”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前段时间,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武城分中心家属院的周佃奎老人碰到了件急事。“下水道外面都不通了,不停从地漏里往外冒水,弄得屋里挺脏的,臭气熏天。”周佃奎说。
周佃奎老人所在的小区原属于“三无”小区,多年无人管理。自2020年以来,武城县创新实施“红色业委会”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在全县各个小区建立“红色业委会”,经过业主选举,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武城分中心家属院党支部书记郑绪鹏成为了该家属院小区业委会主任。这次下水道出现问题,周佃奎老人赶紧向郑绪鹏求助。
由于小区排水系统设计图纸早已丢失,无法确定哪几户使用这条下水道,谁来出钱维修成了麻烦事。“虽然是一楼发现问题,但是整个下水道可不是一楼自己的,它是整个楼的。”郑绪鹏带领业委会成员挨家挨户走访。
“我们通过多次走访询问当时盖楼人员和单位的老职工,并经过逐一排查,终于找到下水道损坏的位置。但由于化粪池也已经损坏,还需要重新铺设管道。”郑绪鹏说。问题找到了,郑绪鹏把这条下水道涉及的居民集合起来,进行协商。“全体业主同意以后,我们就及时联系了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紧急施工,经过两天半的努力,下水道疏通。现在直接通到城区排污管道,我们又修了两个比较小的化粪池。经过这种施工,至少在20年之内不会出现问题。”郑绪鹏说。
难题解决了,大家纷纷为“红色业委会”点赞。以前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大家交流较少,遇到问题很难协商。今年以来各个小区“红色业委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把党支部建到居民小区里,对在职党员实行“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将“8小时之外”的在职党员组织起来,形成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红色力量”。
截至目前,武城县“红色业委会”已覆盖全县99个小区,10多万居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尹晓燕 通讯员 | 吴华 于宁 方明伟 杨时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