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4时,这是一个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的时刻——高考成绩公布。然而,随着录取分数线的发布,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由前期的估分、查分,再到后期的报志愿、等录取,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煎熬”,或者说是一种人生的考验。这个阶段,往往不是学生真正放松的时间段,反而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间段,很多考生在成绩公布后,饱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心语阳光总结了考生的几种心态变化和行为表现,希望家长、学校和社会给予密切关注。
悲观绝望型
考生表现:高考成绩公布后,由于成绩不尽如人意,有些考生对未来的人生感到绝望,有可能出现极端行为,选择伤害自己。这时,家长也会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失望、伤心,因此孩子的绝望情绪极易被家长忽略。
心语对策:考生家长首先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平和心态及时主动地与孩子沟通,别放过高考成绩公布前后考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及时发现考生的“异常信号”。以减少孩子陷入抑郁情绪的可能。
自责自卑型
考生表现:这类考生把高考看得很重,经常有挫败感,他们会反复回忆、寻找、品味本次高考中的不足,与父母、亲戚或朋友交谈时,时常表现出不自信、懊悔等不良情绪。这种做法会放大痛苦的情绪体验,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带来较强烈的挫败感。
心语对策:针对这种考生,在高考成绩出来后,不管考生考了多少分,家长都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表现出失望的情绪,因为这类对自己有着较高目标定位的考生往往自尊心强,相对的承受力也较差。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认可孩子的成绩,以妥善解决不良情绪反应,避免问题持续发酵。
亢奋放纵型
考生表现:有的考生得知成绩不错后,采取彻底放松的方法,通宵达旦地上网、K歌,卖掉高中的所有课本或者将其烧掉撕掉,以一种近乎发泄的形式以获得“彻底解放”的感觉。家长们虽然觉得不妥,但又认为孩子高考前压力过大,也就任其自然。
心语对策:建议这样的考生,可以适当保留一段时间复习期间的生活和作息规律,利用这段时间对中学时代的生活进行一个总结,对未来的大学生活进行一些“设想”,以便平稳度过高考后的这段“空白”时间。家长可以指导考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来“消耗”他们旺盛的精力,例如可以考虑学车考驾照,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规划外出旅游路线,带着家长旅行等。
高考分数公布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漫长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又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各种询问。这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因此建议这时的考生合理作息,减压放松,积极沟通,可以多参加一些集体或公益活动,为将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做准备。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找周围正在上大学的学长交流,因为他们更能理解考生现在的心情,也会更加感同身受地给出合理的建议,提供的建议也会更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因为考得不好产生抑郁心理的考生,家长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纳,这样的态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家长应设法建立与孩子通话的渠道,用相对平和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家长也应摆出愿意倾听和陪伴的姿态,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安全地走出困境。如果实在无法解决,应该及时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请医生来帮助化解“危机”。
高考出分了,如果孩子考得好,一定要记得抱抱他。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不容易,成绩单里的每一分,都凝结着孩子辛勤的汗滴,向孩子道一声辛苦,告诉他你很满意。
高考出分了,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一定要记得抱抱他。
从小学到高中,他也和别人一样努力,在无人的角落,他可能会偷偷地哭泣,此时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鼓励。
不管分数是高是低,高中时代都已经成为过去。
一定要相信,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认真对待生活,总有一天会收获惊喜。
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高考,不是分数,而是心语的沟通交流,亲情的温暖甜蜜。
你要在他耳边亲口告诉他,
我们永远爱你!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成败,以平和的心理来冷静思考,用自信的力量重新站立,以认真的态度去做人做事!最后,祝愿考生们能在高考的锻造中,百炼成钢,以坚毅为魄,永远向阳而生,积极应对人生挑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提供|德州一中心语工作指导中心
编辑|唐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