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腰椎病患者明显增多,且年龄日趋低龄化。针对上述情况,德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一直以来,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以疗效为根本,以患者满意为标准,于日前增添一项微创新技术,致力于患者康复。
UBE新技术治疗腰椎病
17岁的男孩李洋(化名),最近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因一时用力过猛,结果腰部“咔嚓”一声响,之后,他不仅腰痛难忍,双腿还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既不能躺,又不能坐,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
于是,心急如焚的家长,将李洋带到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经检查发现,他已经患上了急性腰椎间盘脱出。脊柱外科副主任李智明带领团队会诊,建议采用脊柱内镜下新型UBE技术实施微创手术。
“一开始,家属考虑孩子年龄小,担心手术会有风险。”李智明连忙解释道,手术将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中没有任何不适。而且,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对身体基本没有损伤。
6月25日,手术当天,以李智明副主任与脊柱外科医师程吉强、位华卫、麻醉手术室王尔民主任及纪霞护士长带领的脊柱手术小组专业护士王雪、黄美、司文共同协作,应用最新的UBE技术,通过内镜指引,为李洋实施了椎管减压、神经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的综合微创术。术后,手术小组取出了近5厘米的巨大脱出髓核,仅留下2个不足1厘米的小切口,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当即得到缓解,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
“UBE技术属于微创领域的创新,它视野更清晰广阔,手术操作可用普通开放手术器械完成。”李智明介绍,与目前成熟的椎间孔镜技术不同,此技术通常在脊柱后路建立2个通道,1个观察通道,1个器械操作通道,增加了手术可移动范围,让器械操作更加独立灵活。
在李明智看来,UBE技术虽属于微创手术,但兼具了传统和微创手术的双重优势,从而成为了目前国际领先热门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技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案例,从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椎管或椎间孔狭窄的减压,到椎管内囊肿、血肿、脓肿的清除,以及用于辅助内镜下椎体间融合,并逐渐开始了在颈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进行应用探索。”李智明介绍。
患者日益呈现低龄化
腰椎间盘是一个软骨纤维环,内部盛满果冻状髓核。由于不断运动,椎间盘逐渐老化脱水、僵化变硬,受挤压后变形或表现出微裂口,内部果冻状髓核渗出,硬化结痂,这就是椎间盘突出物,压迫到神经或者脊椎,引起各种颈椎痛、坐骨神经痛。
“腰椎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十几岁的腰椎病患者都很常见。”李智明分析,其中,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除去职业原因、疾病或外力伤害所引起,由于自身保健意识不强,平时生活中很容易发生习惯性用错腰的情况。
另外,久坐不动以及加上姿势不正确,也是导致腰椎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坐着时腰椎的负荷比站立时大,此时骨盆后倾,腰椎前凸消失,身体重心移向脊柱前方,椎间盘受压大。”李智明指出,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上身挺直、收腹,久坐后最好每隔40分钟左右活动一下,如扩胸运动、向后仰腰、向上牵拉等。
关于如何治疗?以发病最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李智明介绍,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处理得当,90% 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尤其是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症状较轻的,一般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一旦发展严重,也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可能出现行走障碍甚至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若发展到一定程度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合理运动可预防腰椎病
从生理解构上讲,人的脊柱关节比较脆弱,腰椎部位的关节尤其如此,有些人只是做了一些轻微的腰部运动,就可能感到腰部疼痛,因此,在生活细节中,注意保护腰椎很有必要。那么,该怎样有效预防腰椎病呢?
李智明介绍,想要预防腰椎病,首先要加强锻炼,但不要做剧烈运动,运动前需要合理热身,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可以做一些屈、后伸、左右腰部侧弯、回旋以及仰卧、起坐等动作,这样可以使腰部肌肉发达有力。
“同时,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劳逸结合。”李智明指出,不要长期固定在一个动作上,也不要强制的弯腰,如果站久了可以蹲一蹲,这样不仅可以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休息,也可以减少体能的消耗。
此外,李智明建议,要养成良好的起居、生活姿势习惯。如避免高枕睡眠;伏案工作者应按时改变头部体位;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头颈应避免过度疲劳,不负重,坐车不要打瞌睡,劳动、行走时要防止跌闪、挫伤。
德州日报“德州健康云工作室”出品
记者|刘潇 滕璐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唐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