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二醇车间专业工程师孙一倩刚回到单位,就在第一时间向同事们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会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岗位上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建功立业。”孙一倩说。
作为华鲁恒升唯一一位首席主任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孙一倩在化工行业工作20多年来,凭借对技能操作的拼劲和创新求索的闯劲,从一名操作工成长为化工“女超人”。
合力攻坚,成就全球最大DMF制造商
今年49岁的孙一倩是河北沧州人,1993年中专毕业后进入华鲁恒升,成了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初到岗位面对塔罐如林的装备和闪闪发光的仪表,她第一次感到了书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单薄。通过虚心学习,细心摸索工艺数据,她逐渐掌握了操作技术,不到2年就成为岗位主操作。1996年,因在运行控制中表现出色,被车间聘为岗位技术员。
那时候,随着国际聚氨酯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作为配套产品的DMF(二甲基甲酰胺)发展前景广阔。2000年,华鲁恒升采用低压法合成甲胺、接触法合成DMF,新建了有机胺和DMF装置,孙一倩被抽调到新系统参与开车。当时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国内存在行业壁垒,面对未知的领域,孙一倩晚上挑灯研究流程,白天和同事一起研究开车方案,整整3个月,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最终首套DMF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创新无止境,每天都是起点。”孙一倩常用这句话自勉。工作中,她始终把生产效益最大化放在首位,积极推动岗位工艺操作技术革新和优化控制,形成了独特的控制操作法。在DMF生产初期,催化剂、蒸汽和一氧化碳消耗量很大,公司组织技术革新,孙一倩将目光瞄准了蒸汽降耗这一突破点,经过反复摸索,使有机胺蒸汽消耗下降近30%。仅此一项就使每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400元,一年增效3000万元。
在孙一倩和同事们的不断探索中,短短5年将DMF装置产能提升到23万吨,质量和消耗指标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华鲁恒升成为全球最大的DMF制造商。
刻苦钻研,破解世界尖端化工技术
凭借丰富的操作经验,在2009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比赛中,孙一倩取得了2个单项第一和个人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2012年,公司开始试验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孙一倩被指派参与新项目设计建设。
“当时,全世界也没有这方面的成熟技术,我们只能借鉴以前的有机化工操作经验,不断增加设备的生产负荷,反复进行开车试验。”孙一倩回忆说,为了测试、改进工艺,她几乎每天都要在几十米高的钢铁丛林里钻进爬出,装置里面上万个点位,几乎都留下过她的指纹。“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管线,甚至每一个阀门、螺丝我都摸过,在我眼里都是有温度的。”
2016年,孙一倩作为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技术骨干代表,负责与设计院联合开发国内首套单线产能最大的5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艺包。“为了将实际工程运行经验更好地运用于项目,硬着头皮学习了全英文的模拟计算软件。”孙一倩介绍,目前项目已成功运行2年,创造了单套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单位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开车时间短等多项行业纪录。其中碳酯工序甲醇回收项目,年降低运行成本达9000万元。
孙一倩还积极推进优化酯化液相循环模式节能降耗,年节约蒸汽消耗20.6万吨,节省费用2360万元;优化偶联催化剂装填方案,降低催化剂消耗,提升了反应收率,年增效1000余万元。近两年,在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煤制乙二醇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得益于技术和成本优势,华鲁恒升的乙二醇装置一直是企业的重要利润支撑点。
“去年在稳定优化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运行的基础上,孙一倩又参与开发乙二醇下游产品的开发试验设计工作,进一步延长和丰富乙二醇产品的产业链,为企业向高端化工转型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华鲁恒升乙二醇车间主任崔海涛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对煤制乙二醇副产碳酸二甲酯进行提质增效,使其在行业内第一个达到优等品品质,销售单价提高约1000元/吨,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言传身教,技能强企育新人
多年来,孙一倩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非凡贡献,荣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工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华鲁恒升整个团队和平台,如果没有公司给予的信任和支持,如果没有同事们的帮助与扶持,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孙一倩说。
面对这些成绩,孙一倩依然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她十分清楚,作为一名技术能手,要跟上技术进步的节奏、让装置产生最大效益,就必须做工作的有心人,更加精益求精。
她不仅报名参加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网络教学,还每天抽出1个小时的时间通过海川化工论坛网等行业网站进行学习,雷打不动。
“化工行业充满挑战,每当自己攻克难关,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孙一倩告诉记者,在百年新征程赶考路上,自己将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但自己干,还要带动的更多的人,尤其是车间里的年轻人一起干,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精神,技能强企,实业报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孙一倩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通过传帮带,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更快地成长。
通过自己摸索的“授、习、点三步教学法”,孙一倩带出了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人员,其中包括高级技师2名,技师16名,3名山东石化行业技术能手,1名获得山东富民兴鲁奖章。2014年,公司成立 “孙一倩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以“攻关、传艺、创新、交流”为主旨,在全国、省、市级等多项石化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队一、二等奖。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德鹏 通讯员|刘海军
编辑|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