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方泳霖:书信时光

周末在家整理书柜的时候发现了一摞书信,细心展开阅读,尘封的记忆从字里行间涌现出来,我像是一尾溯流而上的鱼儿游进幽深的时光隧道,穿越回了青葱的少年时代。

这一摞信件是我学生时代的往来信件,许多青春的往事和稚嫩的誓言跃然纸上,一股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

书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温情的元素之一。它曾是人民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媒介。

经过整理,我惊讶地发现与我通信的人竟来自五湖四海,这种特定关系——笔友,源自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这种笔友关系不光来自于报刊杂志的征集,还来自于学校的集体组织。风靡一时的交笔友现象让我们的青春不再孤独,借着未曾谋面的神秘感,相互倾述着青春里的忧伤。与笔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希望能够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很多信纸印有90年代风靡一时的港台明星画,书写的文字大多歪歪扭扭,很多人在信里讲述着无关痛痒青春往事,但似乎每一封信都饱含深情与期望,每一封都表达着坚定的心意和懵懂的感情。最后信纸会被精心地折成了纸船、爱心之类装进信封,贴上一枚小小的邮票投进邮筒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正是这份等待让回信变得异常珍贵,我依稀记得等待回信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一遍遍跑到传达室查看信箱……

到现在我甚至还能记起写信时的细致用心、等信时的急不可耐和收信时的满心欢喜,这种滋味只有写过信收过信的人才能真切体会。毫不夸大地说一封薄薄的书信承载了岁月的重量,同时也弥漫出浪漫的情感。

这一刻我像是一位考古学者,依照着文字的线索,努力去还原年少的自己。我感谢曾经的文字帮助我找回青春的样子,找到属于那一份美好的记忆。这是一份后书信时代的特殊馈赠,以文字为拼图拼凑了我远逝的青春版图。

作为慢时光的标志物,书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却在怀旧的情怀里浅吟低唱,编织成岁月里一幕幕令人百转千回的深情。或许若干年后,展开一封旧信笺,开头的一句见字如面,便会像沐浴午后慵懒的阳光,触摸到的文字仿佛还带着写信人指尖的温度。

见字如面,纸薄情深,便是岁月里最温柔的记忆。

上大学之后,我没有再写过信,也再也没有人给我写过信。曾经那个鸿雁传书年代的真挚情感,唯有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书房的一隅,被我静静地一再回味。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赵治红
审核|钟伟 终审|朱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