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我市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长军介绍本单位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实事、难事方面的相关举措。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从细节细微处入手,突出“小切口”,秉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在“解民忧”上提交“最优解”。
杨树在我市属于乡土树种,具有绿期长、生长快、抗逆强、投入低等诸多优点,在上世纪便作为我市城市绿化的骨干树种而广泛种植,在“防风固沙、城市美化、遮阴挡阳、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直以来,每到4、5月份,杨树雌株就会飘絮播种,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针对杨树飘絮这一市民关注点,市城市管理局不断创新优化飞絮治理模式,于近两年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一普查四落实”的德州经验,取得明显治理成效。
普查鉴别,夯实治理基础。自2020年起,全面普查管辖区域内杨树存量,并进行雌雄株鉴别,按照“统一符号、统一高度、统一朝向、统一颜色”四个统一的要求进行标记。截至今年春季,共辨别标记杨树11.24万株,其中雌株5.96万株,雄株5.28万株。通过全面普查,精确掌握了杨树的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为后续针对性治理提供了依据。
药物注射,落实生理防治。2020年,在市区公园游园、学校和居民区周边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了药物抑制试验,采用树干注射的方式对杨树雌株施用花芽抑制剂。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对杨树花芽的抑制率达84%,试验区域附近飘絮量显著减少,数据统计和实际效果相吻合,试验达到预期效果。
夜间喷淋,落实物理防治。在4至5月份杨树飘絮期,利用夜间时间使用高压水枪,对杨树雌株树冠进行喷淋冲刷,并对树下绿地进行喷洒。喷淋能够打落部分杨树飞絮,并抑制地面飞絮再度飘移,后续及时跟进清扫,可有效减少飞絮量。同时在夜间开展喷淋作业,可最大程度减免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提高作业效率。
适度修剪,落实技术治理。在植物进入冬季休眠期至春季发芽前这段时间,对重点道路、学校社区附近杨树雌株进行集中整形修剪,去除杨树干枯枝、病虫枝、伤残枝、细弱枝、交叉枝、过密枝,对株形高大、枝繁叶茂的杨树雌株适度疏枝,缩减开花枝条,压减飞絮存量。
优化品种,落实源头治理。结合景观提升和工程改造,适时适当更换杨树雌株,用杨树雄株或景观效果相近的树种替代。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科学选择和配置树种,减小因植物生理特性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困扰,控制飞絮增量。
我市城区杨絮治理的成功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第一时间》《正点财经》等多档栏目进行了报道。
在杨絮治理取得突破的同时,围绕绿化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实施了“一二三”工程。“一”就是“抓住一个重点环节”,去年冬季极寒天气严重影响了我市绿化植物长势,市城市管理局紧抓“缓解冻害、促进返青”这一养护重点,采取浇灌返青水、喷洒叶面肥、喷施杀菌剂、对冻害枝条整形修剪等多项措施,有效保障了绿化景观效果。“二”就是“实施两处绿化提升”,对湖滨中大道、德兴大道分车带部分路段实施了绿化改造提升,打造出色彩靓丽、层次清晰、视觉通透、整齐有序的生态景观。“三”就是“做实三项民生服务”,一是按照城建项目要求,对三八路、东方红路12处绿化带缺口进行封堵并恢复绿化种植,消除机非混行、乱穿道路等安全隐患;二是邀请园林行业专家指导,对遮挡路灯及交通指示牌的树木集中整形修剪,平衡“树形维护”与“视野拓展”之间的矛盾,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三是面对频发的强风暴雨天气,迅速高效做好防汛应急处置,及时扶正倒树、清理断枝,并为行道树入公众责任险,守护市民人身财产安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苗欣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