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殿封说节气 · 7日立秋|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草木结实孕子,收获的季节快要到了。先人对立秋怀有庄重的仪式感,会在这一天举行相关活动。立秋有三候:“一候秋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朱殿封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今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阳历8月7日)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秋,七月节。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字由禾字与火字组成,从字面看是禾谷成熟的意思。农谚说“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秀(穗)”,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草木结实孕子,收获的季节快要到了。古人认为梧桐是灵树,能最先感知岁时节令。清代《花镜》一书中说:“此木(梧桐)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落叶,天下尽知秋’之句。”其实,立秋后像柳树、榆树、槐树等许多树木的苍老叶子也逐渐变黄,随风飘落。

立秋是个重要节气,先人对立秋怀有庄重的仪式感,会在这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祭祀神话中的西方之神、五帝之一少昊(曲阜市城东有少昊陵)和神话中的秋神蓐收。汉承此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曰貙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唐代“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明两代,立秋这天宫内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清代在立秋日悬秤称人,同立夏日所称之数相比,验证经过夏季身体肥瘦。

民间立秋早晨人们要“饮井华水”——清晨从井里提取的第一桶水,能治病养颜。《本草纲目》说它凉能清热,甘可助肝,用以煎制补阴药及气血痰火药,与其他井水不同。白居易诗云:“井华云粉一刀圭。”时兴妇女用“井华水”来涂粉,肌肤润泽。宋代立秋这天男女都戴揪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或以秋水吞食七粒小赤豆。

立秋各地流行“摸秋”。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这天夜里在小姑或其他女伴陪同下到田野瓜地、豆棚下摸索着摘瓜豆,故名摸秋。说是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是白头到老的好征兆。有的人家指派孩子去摸瓜,拿回来给怀孕的姐姐、嫂子吃,象征绵绵瓜瓞,取子孙繁衍兴旺的寓意。另有,没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没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椒,长不高的小孩去摸高粱,小孩不聪明的去摸葱。立秋之夜瓜豆任人采摘,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能计较,人们视摸秋为游戏,所以叫摸不叫偷。此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立秋有三候。一候秋风至: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的热风,“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人们感觉到了凉爽。二候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露珠从此晶莹变白。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露为“虑”,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秋风发微凉,寒蝉鸣高柳,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

蝉餐风饮露,象征高洁,人们常以它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初唐虞世南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居高”致远,以独特的感受告诉人们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突出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生活时代与虞世南相去不远的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借蝉抒怀,表达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自己的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理解。

晚唐诗人李商隐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无人同情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

三位诗人的地位、际遇、气质不同,使三诗旨趣迥异,各臻其妙,被称为唐代咏蝉诗的“三绝”。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对其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立秋是秋天的开端,早晚有了凉意,白日天气依然炎热。郭小川说“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民间有“立秋当日不下雨,还有二十四天热天气”的说法,那便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了。有些地方还给立秋分“公、母”,“公秋凉爽母秋热”,有民俗专家说,双日立秋为公,单日立秋为母。如果立秋日农历是双日,阳历是单日,同一天一双一单,苍天可能要作难了:“我的凉热是按农历呢还是按阳历呢?”

(原载于2021年《德州日报·德周刊》3版柳湖·读书 编辑:孙玉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