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壮骨,让先进制造业挺起来 | ​德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一

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战场,让立市产业壮大起来。坚定不移壮大工业实体,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核心选项、头号工程;围绕构建“541”产业体系,优选排头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实现三年倍增。优先抓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包括体育产业)三大优势骨干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先导产业;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医养健康三大新兴服务业,概括为“三三倍增”。这些任务目标提出,对我市进一步深化工业强市战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是德州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市委全会提出‘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战略十分切合德州实际,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下一步我们要按照‘谋划大项目、扶持大企业、开启大招商、培育大集群、构建大园区、强化大服务’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让德州先进制造业真正立起来强起来,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分析说。

截至6月底,华鲁恒升集团资产质量、运营效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抢抓新机遇,占领工业发展制高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互联网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层出不穷,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够后来居上、一步十跃;抓不住,就可能步履维艰甚至淘汰出局。所以,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精神,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破局,根本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善谋大势,善抓新机遇,从思想观念深处坚定走“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道路。“一业强、百业兴”,工业化是一个地方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只有紧紧扭住工业强起来这根主线,才能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近几年我市通过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通过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以“四新”促“四化”,培育壮大新动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医药、生物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同时,借助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工业经济增长迅速。

今年1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增长迅速。

位于德州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的鲁西北数据湖项目,由央企中国华录集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投资建设,目前一期数据湖示范工程全面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项目使用面积已达4000平方米,采用国际领先的光电磁一体化智能存储技术,建有热磁、蓝光、IDC三个机房,形成了100PB规模的光磁一体化存储空间,获得了CQC国标A等级认证资质,实现了三大电信运营商网络的全面接入。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充分看到,我市工业发展存在总量小、产业层次不高、缺大少强等问题,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起步晚、占比小,链条较短,有的还不能形成集群优势。所以,突破先进制造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径。具体来说,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大机遇,深化科技创新带动战略,抢占“四个新赛道”。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拿出抓传统基建的劲头抓新基建,加快推进集群上网、企业上云、园区上线。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环保制造业、服务业将进入高增长期,2025年全国市场需求将达10万亿元,我市总产值不到200亿元,发展空间巨大;要顺应“双碳”战略,加快编制碳达峰实施意见,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从市级层面统筹策划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抢占平台赋能新赛道,树立平台思维,围绕产业打造公共应用、标准监测检验、人才产业对接等平台,积极推动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打通创新资源优化通道。抢占科技金融新赛道,完善全链条金融服务机制,企业研发阶段要有天使基金,转化期要有风投基金,产业化阶段要有各类基金;要打通上市通道,建设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金融资源畅通示范区。

坚定不移大抓工业,抓大工业

今年上半年,华鲁恒升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6.58亿元、利润总额44.71亿元、上缴税金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22%、320.39%和64%。其中,前5个月利润已超过了业绩最好的2018年全年利润。截至6月底,企业总资产达到251亿元,资产负债率只有23.72%,资产质量、运营效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我市工业发展指标攀升,今年1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9.1%,高于全省累计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3位。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近九成。重点调度的23种产品中有21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正增长,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1%,保持较高水平。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要在大工业大企业方面率先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说,只有大工业大企业才能带动大发展大跨越,才能够依托强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转型。我市与先进地区制造业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大工业大企业发展方面的差距。比如,我市缺少大产业,没有过千亿的产业集群,缺少大企业大项目,去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仅有3家。所以,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和产业“三三倍增”目标,加大突破大企业、大项目、大招商、大园区,集中培育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要大抓企业、抓大企业。培育梯次强企方阵,全力抓一批立市立县大企业。

今年以来,齐河以工业为引擎锻造县域经济脊梁,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的思路,实施工业项目79个,总投资464.9亿元。8月6日,在齐河永锋集团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王晶满怀信心地展望项目发展前景:“我们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集团合作,规划建设1个园区管理运营中心、4个生产制造基地、2个信息物流服务平台,围绕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延链补链,‘十四五’末产值将达到千亿级规模。”该项目入选全省12个“十四五”期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项目。上半年,永锋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51.82亿元,纳税10.01亿元。

突破核心技术,培植领军型企业

“长38.6厘米、宽35.5厘米、高6.5厘米,一个平平无奇的‘盒子’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位于齐河县百多安科技园,记者见到了由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带领团队研制的全球首台中心血管心电彩色超声多普勒诊疗系统。这套系统将靶血管筛选、穿刺复合显像、导管心电导航等功能整合在一起,能实现靶血管智能分析和筛选、无盲区平面穿刺全程实时监控,以及导管尖端的生物电精准导航。有了这套系统,医生如同开了“天眼”,一次穿刺成功率从78.9%提高到91.7%,并发症综合发生率降低了约20%。这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推广至全国1000余家医院,惠及患者200万人次。

先进制造业核心在于技术的领先。只有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高端。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激活创新创造“一池春水”,营造“大鱼小鱼都能生长”的创新生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形成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发明专利重点在企业的格局。企业技改要紧紧抓在手上,现有企业搞技改要像招商项目一样兑现政策,加大奖惩力度。

在位于禹城市科技创新创业园的山东省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院,今年26岁的山东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博士布吉东,最近正在做一个关于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实验。“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具有充电时间短、电池容量大的优点,能够替代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重大影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布吉东说。在禹城市科技创新创业园,共有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25家高校院所的29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进驻,建立了基因组工程、酶制剂等15个专业的实验室,常年有20余名博士在此工作,积累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加快助推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打造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深化政企学研用一体化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要强化“两个重点”:即解决制约创新转化的两个体制机制问题。一是建立市场化科技成果经理人制度,国企、市人才集团要探索建立经理人队伍。二是在全省率先建设中试基地,要抓紧规划、抓好“三个融合”:即发挥职教资源优势,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德林 通讯员|段慧 赵庆川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