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德城探索:有温度的党建 能感知的民生

“小区党支部主动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志愿者跑前跑后提供贴心服务、及时化解邻里矛盾,他们的工作让我们很满意。”说起小区变化,8月10日,德城区广川街道文化社区金紫荆小区居民居立杰满脸幸福。

今年以来,德城区积极顺应新时代对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挑战、新变化,不断推动治理重心向城市基层下移,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支部建在小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以前小区没有活动场所,我们参加活动要走10多分钟到社区去。现在不仅有了‘主心骨’,还有‘红色驿站’提供活动场地、专职社工为我们贴心服务,真是暖心又方便。”近日,在新华街道益德社区实华小区“红色驿站”,刚刚上完党课的老党员李桂珍深有感触地说。

像实华小区一样,德城区已完成了63个小区“红色驿站”建设。“今年以来,我们顺应城市发展形势,全力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全域布局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德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守鑫介绍。

2021年,德城区出台《关于加强小区“红色驿站”建设的工作方案》。目前,该区已成立网格(小区)党支部564个,组建“搭把手”等邻里型志愿服务队伍300余支,累计处理小区群众“急难愁”事项2500余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今年,金紫荆小区在文化社区党委领导下,成立了广川街道第一个小区党支部,小区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党支部牵头协商解决。例如,在小区广场增添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文体娱乐设施;整治私接网线、电线,消除安全隐患等。如今,“大事”社区党委领办、“小事”党支部牵头协商共办、“私事”由自治管理委员会协调帮办的共商共议机制已经建立,居民们共建共享的氛围也更加浓厚。

“我们注重发挥小区党支部的统筹协调作用,聚焦居民最关心的身边小事,牵头成立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委员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金紫荆小区党支部书记曹远程说。

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凝聚街巷治理“红色能量”

“这条路上停车秩序一直很乱,作为经营商户,我们也很烦恼。”在新湖街道明湖社区太平街经营婚纱摄影的店铺老板于明说。太平街人流密集、商铺林立、道路较窄,市民乱停车对店铺经营造成一定影响。长期以来,德城区的城市老街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

但现在这一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今年5月,德城区在全区337条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实行街长制,依托街长制成立街巷党支部107个,以条线治理、条块融合,凝聚起城市基层治理的“红色能量”。

“店铺商品摆放需要规范一下,门口玻璃上不能有海报、小广告等乱贴乱画的内容。”5月28日,在新湖街道勤奋街,一支由勤奋街党支部组织领导,尉署社区、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开展了一次联合执法行动。行动中,各部门针对自己的管理内容对整条街道进行联合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交警在道路两侧乱停乱放的机动车上粘贴了违停告知单;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抽查了多家沿街商铺的证照情况;城管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检查了“门前五包”落实情况。

“街长和街巷党支部书记由街道副科级党员干部实行‘一人兼’,吸纳社区工作者、党员商户,特别是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干部担任党支部成员,共同负责街巷党建、环卫、维稳等治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支部吹哨、执法报到,共同参与、常态长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街巷旧貌换新颜。”新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军说。

街巷党支部与街长制的有机结合,正是找到了党建引领这个最大公约数,联合执法让基层的腰板更直了,敢于去动真碰硬,也让执法部门工作具体化,更能有的放矢,从根源上解决了基层镇街、社区缺少执法权的矛盾,应用范围正在由街巷治理向小区治理不断延伸。

系统建设整体塑造——构建“多元共治”工作格局

家里的衣物淘汰后,可以到社区爱心传递站换取洗衣液、抽纸等生活物品;雨天忘记带伞,东西坏了需要修理工具,可以到街边的便民服务站借用;下班后没地方学习、锻炼,可以使用附近德州学院的图书馆、操场等设施……走进天衢街道肖何庄社区,虽然辖区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但是“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等涉及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民生需求的服务一应俱全。

“过去,社区往往是单打独斗,很难精准满足群众的各类需求。经过党委研究,我们决定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轴,把辖区各类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为民所用。”肖何庄社区党委书记肖健说。

7月15日,在广川街道岔河社区,京剧押韵的浅唱声、优美的器乐演奏声,一派和谐愉悦场景。今年以来,岔河社区党委建立了党委统领、社会承接、居民参与的治理模式,在社区建立邻里助餐中心,为辖区老弱病残办理了100余张暖心卡,对特殊群体实行1元吃饱、2元吃好服务;京剧票社、舞蹈队、器乐演奏团等一系列社团组织在社区安了家。

广川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希瑞说:“我们注重把党建工作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有机链接各类社会资源联合开展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聚人气、拢民心,着力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成凝心聚魂的‘红色堡垒’。”

运河街道石家园社区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组织物业公司、“双报到”单位、红娘志愿服务队主动认领,开展党建项目13个,共享党建资源25项;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探索实施“红色益联动”党建品牌,吸纳市人民医院、区财政局、区老年大学等10余个部门单位担任党建联盟会员,构建起党群教育、民生工作、区域文化、区域发展、安全稳定、群众协同“六大联动”的工作格局;新华街道益德社区与阳光新天地商圈结对共建,共同打造“白领之家”,组建商圈共享会,累计发展会员商家37家,举办产品推介、人才招聘、优惠促销等活动50余场……

今年以来,德城区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搭建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参与平台和载体,把党建、民政、教育、文化、楼宇商圈、专业市场、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互利共赢、多方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记者|杨德林 通讯员|孙巍 方志勇
编辑|李榕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