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支撑 科研创新驱动!福洋生物:5级产品链增值近15倍

8月17日,记者走进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有序。

“当前公司玉米深加工量100万吨,玉米深加工产品转化率达99.5%,产品链条深化5级,达40多个品种,从1吨玉米2900元到下游产品1吨45000元左右,增值近15倍。企业2009年的产值不足1亿元,今年预计产值40亿元。”福洋生物董事长、总经理张雷达介绍,从10年前变性淀粉项目投产到现在阿洛酮糖、氨基葡萄糖等9个重点项目落地,企业产值效益随着产品甜度一路跃升。

良好的效益缘于公司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公司重视科研人才,多渠道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多项技术国际领先。“我们每年做预算时,都会拿出上年销售收入的3.4%用于研发,实际上,我们每年用于科研的投入都远远高于这个比例。”张雷达说。

企业研发需要舍得花钱,更要花对钱。福洋生物紧盯行业创新体系“塔尖”的高级专家,引进了包括杨胜利、沈寅初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5名专家学者,作为公司创新发展的“科技导师”,为研发注入强劲动力。

2016年,公司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这也是德州首个注册的省级民营研究机构。2019年,福洋生物科研创新中心建成,与海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研发,确保每年至少有1至2个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2021年,公司上海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成立,重点攻关“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世界顶尖技术,确保企业在未来5至10年内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

“科创平台通过汇聚业内专家,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团队,有助于孕育领域内尖端科研项目,引领行业发展。同时,通过有偿转移转化,可以为依托单位输送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项目,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张雷达介绍,3家科创平台各有侧重,实现了福洋生物从“腰部企业”到“头部企业”的晋升。

福洋生物是平原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去年公司与上海德雷特合作,建设高端淀粉及精深加工项目,平原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靠上服务,项目今年3月开工,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一期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市里出台‘新型工业化强市20条意见’‘双50强企业支持政策’等诸多惠企政策和举措,对口政策免申即享,服务企业精准到位。”张雷达表示。

记者|王德鹏 通讯员|张大伟 何万忠
编辑|李榕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