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率有温度 德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8月24日,货车司机贾学磊驾驶冀T37XXX两轴卡车,行驶到京台高速公路鲁冀界附近,刚过非现场超限检测点,前方电子显示屏上便跳出了一行红字:“冀T37XXX超限运输,前方进站卸货。”

贾学磊心里一惊,立即按照提示将车驶进了京台高速鲁冀界超限检测站。“当时心想完了,这一趟挣的钱估计还不够交罚款的。”贾学磊说,没想到,经执法人员称重,他的货物超重0.65吨,且为首次超重,消除违法行为后,可免于处罚。

建设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大力推行智慧执法,是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提升执法为民服务意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区四基地”、省会城市圈“两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不断积蓄区位交通优势,将提升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区位交通优势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服务的转变,取得显著成效。

免罚5起减罚15起,减免金额超10万元

将超重货物在京台高速鲁冀界超限检测站停车场卸货转运后,贾学磊脸上露出笑容:“多亏地方出台了免罚清单,要不这一趟真白干了。我以后装货一定注意,坚决不会超载了。”对贾学磊作出免于处罚决定,是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各级业务负责人经过集体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而他也需要签订一份书面承诺,保证今后不再出现超限超载的情况。

在执法隐患排查防控上抓关键,重教育、轻处罚,综合运用科技、信用手段开展货车司机最为关心的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德州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7月7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德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推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制和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告知承诺制的意见》,对适用条件、量裁幅度、履行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将涉及客运、货运业务在内的34项违法行为纳入减罚和免罚清单。“像以非现场执法的方式查处超限5%以下,并及时改正消除违法行为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在对驾驶人员进行教育、登记归档后,可免于处罚。”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杜守军介绍。至今,全市共免罚5起,免罚金额4.12万元;减罚15起,减罚金额7.9万元。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修订完善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行政处罚审批事项由116项增至162项,真正实现了重大执法决定全部经过法制审核。

“从以往以罚为教、以罚促改转变为以教育和服务为主,既维护了法律的刚性和尊严,又在法理之外兼顾了情理,让人感受到执法者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服务水平。”杜守军说。

科技助力执法更智慧,公路超载率由17%降至0.5%以下

记者在德城区超限检测站治超非现场执法运行系统大屏幕上看到,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每辆车的车牌、车型、轴数、总重甚至超限数据等信息,都显示在执法平台上。

“蓝色字的是正常载重车辆,超限车辆的信息会以黄色、红色字显示。”德城超限检测站有关负责人李环说,交通执法人员根据平台提示信息,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立案调查,并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理。

2018年以来,我市深化交通综合执法改革,聚焦货车超限超载、“黑车”非法营运问题,以“互联网+”方式破解管理难题,实施科技治理思路,形成新型智慧执法模式。

非现场执法系统由铺设在路面的高速动态秤、监控抓拍设备、车辆识别系统、违法车辆信息显示屏等组成,可以对车辆实施动态不停车检测、24小时不间断执法。

德城超限检测站于2018年10月建成启用,辖区货车超限超载率从运行初期的17.14%下降到目前的0.5%以下。“8月24日,货车通过总数817辆,其中只有1辆货车超载。”李环介绍,现在德州籍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基本没有了,外地籍车辆超限超载率呈直线下降。目前,我市已经建成22处、在建12处,预计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44处非现场执法系统,并统一纳入网络平台,形成全市一张网。

“黑车”踪迹难寻、执法取证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执法人员。对此,市交通运输局建成非法营运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将不合常规、频繁出入重点区域的社会车辆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库,并与执法处罚数据库、网约车信息交互平台以及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实现信息比对筛查,自动生成重点监控“黑名单”。“黑名单”车辆通行重点区域,系统将自动报警,并进行智能化动态追踪,实现精准执法。目前,在高铁德州东站、德州火车站、德州汽车总站等重点区域共51路监控接入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主城区重点客运集散区域网络监控全覆盖。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黑车’329辆、同比增长12%,其中主城区查处184辆、同比增长77%,有力地净化了出租客运市场环境。”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吕晓光说。

执法所建起便民服务站,货车司机在路上有了“家”

8月24日晚,货车司机石涛驾驶着鲁A号牌的货车从济南市长清区往禹城市运输沙子,通过齐河县超限检测站时,被查出超载10余吨。当天由于时间太晚,夜间卸货不安全且无法联系到转运货车,石涛不得不原地留宿。他正为住宿问题发愁时,工作人员告诉他,超限检测站内的司机之家可以免费住。

司机之家极大地方便了像石涛这样进站处理问题的司机。“这里有热水、空调,餐厅等布置得也挺温馨舒适。”石涛坦言,跑大车10多年,这是第一次住进了执法单位安排的房间。

今年以来,德州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市14处执法站所建成“司机之家”,是全省服务点位最多的市,向货车司机提供应急常备药、加水等7项免费服务,位置偏远的站所还提供近途免费接送和站所食堂就餐等N项服务,“7+N”模式在全省尚属首例。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精简办案流程、缩短业户等待时间上下功夫,推进全省电子处罚和移动执法业务2项试点建设工作,所有的违章处理室实现了二维码扫描缴纳罚款。

“要向科技要人力、要效率、要安全、要未来。我市通过推进‘互联网+监管’手段,破解了在治理超载‘黑车’工作中人力精力有限、长效管控难以维持等难题。同时,还有效解决了车辆待检时间长、司机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并杜绝了执法队伍内部人为干扰执法、违规放行以及违规收取罚款、以罚代管等行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齐永军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扩大基层执法站所对外开放范围和服务举措,持续擦亮执法服务窗口,力争通过一系列暖人心、赢人心的“自选动作”,让企业群众感受到行政执法的“温度”,交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新答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秀秀 通讯员|李新征 王光来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