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中秋
□王奕君
中秋之月,又大又圆地挂在夜空里。她一改往日“轻纱遮面”的含蓄,露出了整张脸,大胆地窥探人间的心事。
那月光,照亮了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的无数心情故事。
月亮照在长安城的上空,我们穿越到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场景。这里,一片月是虚的,捣衣声是远的,只有思妇对远征离人的切切思念,真实、可感、可触。
月亮照见了南唐的一片惨淡。那一壁破败山河,仿佛还回荡着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绝望与不甘。在李煜生日那天,当他被迫喝了宋太宗所赐的毒酒时,装在他心里的怀乡之梦,也彻底破碎了。
月亮也照进了汉代卓文君私密的感情世界,当她怀揣“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纯美希冀时,已经出人头地的司马相公还是出了轨、变了心,并送来了恩断义绝的表达。聪慧多情的卓文君对月凝思,以“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的句子,婉转倾诉了苦苦的守候和期盼。故乡的圆月与佳人,让司马相如愧悔难当,立刻派人接妻子来京都,夫妻终得举案齐眉,共赏中秋圆月。
那一轮圆月,也照亮了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狂放,照亮了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柔美,照亮了白居易“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的寂寞凄清。
在诗人的想象中,月亮闪烁着多情的眼睛,览尽所有的前尘往事,这满腔心事,已将她的身躯壅塞得又大、又圆、又亮,不得不在中秋这一天,将所有心事倾吐给天下所有亮着灯的窗子、支颐凝思的目光,为所有思念、思乡,所有的感怀、感叹涂抹着神秘而悠远的诸般况味。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这样开场:“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但季老先生只在故乡待了6年,便远离家乡、漂泊异地。他去过许多国家,见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可看到那些月亮时,他会突然想起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他在文章结尾发出这样的感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朴实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文中如此真切的怀旧与思乡之情,定会勾起许多漂泊在外的异乡客们内心无限的酸楚,甚至会落下泪来。
我没有过浪迹天涯的经历,多数中秋,我都守着故乡的明月,那片月光照着我的家园,她的光芒深沉而凝重,那光芒,既俯瞰华夏之宽广,也将光芒洒遍四海,洒向每一片遥远的山山水水。
(原载于2021年9月10日《德州日报·德周刊》2版柳湖·读书 编辑:孙玉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