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疼痛难忍 德州市人民医院医生从中取出活蟋蟀

“大夫,快救救我,耳朵特别疼,还嗡嗡嗡地响,太难受了。”9月7日晚上10点多,德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刘女士焦急地说道。原来,刘女士下班回家路上,一只蟋蟀钻进她的耳朵里,而且越钻越深。家人想了各种办法,也没有把蟋蟀抓出来,便赶紧带她来到市人民医院治疗,最终,医生巧用吸引器,抓出了这只活着的蟋蟀。

当天,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曹晓明正在值夜班,接到急诊科电话立马赶了过去。他发现,蟋蟀比较大,卡在外耳道里出不来。而在家中时,经过家人的一番折腾,往耳朵里灌水、用挖耳勺掏……不仅没有抓出蟋蟀,反而让它越钻越深。

“直接用镊子抓蟋蟀的话,很容易‘惊扰’它,划伤外耳道,或者是继续往里面钻,撞破鼓膜,使患者听力受损。由于蟋蟀是避光性昆虫,也无法利用光源将其诱出。”曹晓明说。他本打算用酒精将蟋蟀“灌醉”,再将其拽出来,但考虑患者外耳道里可能已经有不少抓伤的痕迹,酒精会让刘女士疼痛难忍,考虑再三,他决定利用吸引器,将蟋蟀吸出来。曹晓明小心翼翼地操作吸引器,吸住了蟋蟀的腹部,此时蟋蟀本能地向耳道深处钻,他就轻轻向外拉,又担心用力过猛划伤耳道。经过几十秒的“拔河”,最终蟋蟀没了力气,曹晓明从耳朵里取出了这只活着的蟋蟀,随后为刘女士做了抗感染处理。

“在接诊时,经常会遇到有些调皮的小孩将圆形的小球或者豆子等放进耳朵里,但像蟋蟀这么大的昆虫钻进去的情况很少。”曹晓明说,耳朵的结构比较特殊,蟋蟀等活的虫子钻进耳道,会损伤外耳道壁,更有甚者会抓破鼓膜,进入中耳腔损伤镫骨底板引起失聪。若是发现耳朵钻进异物,不要盲目处理,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唐志梅

审核|李玉梅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