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中秋
□王淑芬
传统节日中,我最钟情中秋节了。中秋之夜,冰镜高悬,万道银辉照亮了田野河川;习习秋风中,弥漫着瓜果的淡淡清香;大街小巷里,飘荡着花好月圆的怡人旋律;四合庭院中,和家人围坐一起,赏着皎洁的圆月,品着香甜的月饼,讲着古老的神话。在这温馨恬淡的氛围里,孕育着团圆,流淌着思念,承载着浓情,溢满着温馨,氤氲着诗意……
此时的我,遥望冰轮,思绪洞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起了远去的慈祥父母,想起了青葱岁月的历历往事。
千百年来,中秋节被赋予特殊的含义,代代相传。小时候,对中秋节的渴望不亚于对过年的期盼。那时候虽然穷,人们过节的热情依然高涨。年景好点的时候,娘拿出生产队分的一点芝麻和平时舍不得吃的红糖、白面,擀成一个个小圆饼,两面蘸上芝麻,然后放在鏊子上;这时候,爹最喜欢帮母亲烧火,爹把芝麻秆轻轻折断,放进灶下,这活儿有点技巧,爹能烧得不瘟不火,恰到好处,火苗映红了爹的脸庞;二老一个忙台上,一个管灶下,配合默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小院里,桌上摆满了烧饼、鸭梨、红枣、熟玉米等,还有一瓶爹最喜欢喝的武城大曲。哥哥、姐姐总是把最大的鸭梨,最红的大枣让爹娘先吃,娘总是爱怜地递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小酥饼,咬上一口,哇,香在嘴里,甜在心里,别提那个爽了,现在的高级月饼也绝然吃不出那种味道。爹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了嫦娥奔月的传说,哥姊们听得都入迷了;娘给我们讲起在最困难的岁月,缺少粮食,生产队把光秃秃的玉米棒和晒干的榆树皮,用碾子压成面,加上点棉籽,做成月饼,每家分几个,你敬我,我让你,一家人分着吃。日子虽苦,淳朴善良的人们,没有消磨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哥哥姐姐特喜欢逗我,总让我跳舞助兴,我唱起那首《在北京的金山上》,边唱边舞,博得哥姐的阵阵喝彩;爹、娘含笑望着我,眼神里充满无限慈爱;那一幕镌刻我心,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上高中时,中秋节赶不上放假回家,我也能品尝到月饼和水果,香甜爽口,心里美美的。踏着柔和的月辉,回宿舍休息,遇见等我的郑老师。她亲切地说: “小芬,你来一下!”郑老师拉我坐在摆满了月饼、水果的圆桌前,递过月饼:”来,尝尝味道怎么样?”然后又挑个大的水果放我面前,我望了一眼郑老师,她正看着我呢,眼神里都充满了笑意。好熟悉的眼神儿,好难忘的一幕,我心里一动,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回到宿舍。听见挚友振兰叫我,她递给我一个纸包:“刚才到处找你呢,这是我娘让我带给你的月饼,拿着!”此时,我眼睛湿润了。
记得考上大学,中秋节时,在德州上学的挚友坤香,风尘仆仆特意赶来陪我过节,姐妹俩坐在阳台上,一起赏月观景,那份挚情至今刻在心上;还记得和同宿舍的郭敏、书风、玉玲、华荣几个姐妹围在一起,赏着圆月,品着月饼,开心说笑,那份惬意让人好不快活。远离家乡,依然感受着家的温暖,亲人般的关爱!在这柔美、恬静的月色中,一份温暖和关爱溢满心头。
……
2015年的中秋让我记忆特别深刻。那天,儿媳霞妮拿着一双黑色的跳舞鞋,放在我面前,让我试穿一下。我套在脚上。走了几步,不大不小,非常舒适。我说:“霞妮,你自己舍不得买东西,又为我花钱了!”“那可不,为俺妈花钱应该的!您正好跳舞锻炼身体!”
霞妮转身对老刘说:“老爸别嫉妒啊,还有您的呢,不过,您得为我们讲个故事。”霞妮像变戏法似地,拿出了两瓶装潢精致的家乡酒古贝春,放在老刘面前,老刘笑吟吟地讲起儿子小时候的调皮趣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儿子光晓举起酒杯:“妈,花好月圆,想必勾起您的雅兴了,为我们作首诗呗。”我笑道:“哈哈,儿子,给老妈出难题了,那好,霞妮不是手风琴弹得好吗?让霞妮弹曲助兴!”“好来,不过我还想欣赏光晓的书法,咱们同步进行,怎么样?”“好主意!”霞妮的提议得到一致赞同。
儿子站在桌前,铺宣研墨,欣然挥毫。“花好月圆”,四个隽美遒劲的大字,呈现在我们面前。霞妮纤手拨弦,刹那,悦耳的旋律像潺潺溪流,款款流淌,叩击心扉,怦然心动。
我抬头望月,沉吟道:
玉魄高悬耀瀚庭,婆娑桂影舞秋风。
金英馥郁流芳韵,乡恋氤氲寄梦声。
南北欢歌同一曲,襟怀雅兴至三更。
绵柔老酒心神醉,千里婵娟不了情。
“好!”小院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柔柔的月辉缓缓流泻,洒在我们身上,稀疏的星星神秘地眨着眼睛,窥视着人间曼妙的景致。此刻,我心荡漾,款款深情中,我享受着那份暖。
又是一年中秋到。此刻,我满腔话语化作美好的祝福,伴着翩跹思绪飞翔:祝福您,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好人一生平安幸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朱代军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