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丨“南果北种”,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济南市莱芜区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种植的柠檬、“数字莲雾”,以及园区内的物联网传感器。(记者王红军 姜国乐 报道)

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沂水县崔家峪镇举办了第五届猕猴桃采摘旅游节,6对新人的集体婚礼也选择在猕猴桃采摘园举行。

进入9月中旬,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漫山遍野的猕猴桃已进入收获期,记者了解到,源泉镇盛产的是“碧玉”猕猴桃。“大多是观光采摘或者网络销售。”该镇源东村村民王志广说,“碧玉”猕猴桃能卖到12元/斤,比普通猕猴桃贵一倍多。

原产地为中国南方的猕猴桃,在山东已有许多年的种植历史。而原产地比猕猴桃更往南的火龙果,也在山东多地有了种植。但是,“南果北种”的经济效益怎样?如何弥补数额较大的生产设施投入?9月以来,记者先后到济南市以及宁津县、寿光市等地采访,一探其中的究竟。

种的东西和周围种的不一样

大棚成了“网红打卡地”

记者采访中看到,临近中秋佳节,我省许多采摘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简直成了网红打卡地。为什么?因为他们种的东西和周围种的不一样,是南方水果——火龙果、猕猴桃等。

在济南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棋山观村,好几个种植大棚里是一垄一垄的火龙果株。尽管刚采摘完不久,植株上仍有新花开放、新果结出。

“从5月底到春节前后,都是采摘的季节。”棋山观村党支部书记邵光才说,火龙果一年多次结果,适合采摘,不像北方果树,一年就结一次果。“做旅游采摘,最重要的是确保游人什么时候来都有果子可摘。”

由棋山观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取名“弈果生态园”。邵光才说,“弈”果,既体现当地“棋”文化,也体现“异”,也就是“南果北种”。

2007年,邵光才回村干起了党支部书记。此后,村里规划建设集观光采摘、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我们结合旅游来做采摘,选择了‘南果北种’这条路。像火龙果、木瓜、芒果等,大家见过果子,但是没有见过树,能够吸引周边的人来采摘。”邵光才说。

于是,他从网络上查看“南果北种”信息,查询火龙果的生长期、日常管理,哪儿有卖果苗的。

他说,选品种时就选稀奇点儿的,“大路货”引不起游客兴趣,尤其是要把成熟日期错开。仅火龙果,他们就选了6个品种。“今年春节、‘五一’期间,采摘火爆,许多都是团队采摘。现在,火龙果已经摘了2茬,一直是15元/斤,还供不应求。”

邵光才说,现在流转的100多亩地,建设了2.8万平方米的大棚,但是已不能满足需求,下一步将在流转全村土地的基础上,辐射周边村庄。

寿光市小龙干果树专业合作社在种植葡萄、梨、桃的基础上,去年又种植了3个大棚的火龙果。

“火龙果是南果北种的‘急先锋’。”小龙干果树专业合作社的蔡英明说,种植其他南方水果限制条件比较多,但是在北方种植火龙果有有利条件:设施农业的温度更好控制,光照强度大,就地产销……

蔡英明分析,价格较高南方水果的主要消费群体不在农村,而是在城区。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她们对容貌、身材、健康等要求较高,火龙果富含花青素等,正好满足她们的这些需求,她们也是采摘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高文胜说,近几年,山东“南果北种”发展较快,火龙果等作物种植较多,栽培技术也比较成熟。“南方水果要解决运输问题,只能是在七成或八成熟时采摘,而大棚采摘能达到九成甚至十成熟,这也是种植效益好的原因,填补了市场空白。”

“南果”又卖到了南方

智慧大棚里种出“数字莲雾”

“今年,南方水果莲雾价格保持在6元/斤-20元/斤,我们在山东种植的精品莲雾卖到了70元/斤-80元/斤,其中40%卖到了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9月3日,济南市莱芜区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农艺师曹耀鹏说。

“北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能够让果实积累更多的营养。”曹耀鹏说,“莲雾在北方市场小,种植难度大,但是价格高。于是,我们依托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对‘光温水气肥’进行精准的控制,让它生长在一个最为适合的环境里。”

记者走进一座智能日光温室,一股湿暖之气扑面而来,满棚的果树郁郁葱葱,一棵莲雾的叶片和茎秆上有各种夹子。这是监测植物生长的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叶面温湿度、果实直径、茎秆生长,反映植株生长情况。此外,棚内还安装了土壤和空气传感器,用来获取土壤实时温度、水分、湿度、pH值和EC值等以及空气温湿度。

“以茎秆传感器来说,每5分钟会自动传输一次微米级数据,最终形成茎秆的生长曲线。平常人们隔一段时间看到树长粗了长高了才知道果树长了,我们是天天能看到莲雾的生长情况。”曹耀鹏说,园区有20个这样的棚,放设了十几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上传到大数据云平台。一旦棚内实时环境与模式环境存在偏差,系统就会自动下达指令,通过通风、喷水、浇水、施肥等措施,将实时环境调节到最佳。

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2019年投入使用,最初是把莲雾种植专家的“经验”转化成“数字”,输入系统,并在第一年里不停地收集、记录数据,自动校对,最终形成了数字化的管控模型。莲雾花蕾期有20天左右,需要30%-40%的土壤水分含量。对此,云平台提前编辑好水分要求,树下土壤20厘米、40厘米、60厘米深处分别设置传感器,利用莲雾的水分管理模型来进行智能灌水,当水分低于30%时,滴灌系统自动开启,达到40%时自动关闭,从而达到精准浇灌。

作物病虫害精准化预警防控一直是个难题。科百的CPS信物融合系统中集成了一系列的病虫害预警预测模型来为植保防护提供关键信息。以莲雾来说,病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炭疽病、果腐病等4种。“病虫害发生主要有气温、湿度等关联性条件,比如说蓟马在干旱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我们就通过雾喷设备增加湿度来打破其发生条件,避免其大量暴发造成危害。”曹耀鹏说,去年以来,2种病害未见发生,2种虫害轻度发生,没有对莲雾生长产生损害。

除了20个大棚,园区还有3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由于采用了智慧化管理模式,日常只需要10个人完成剪枝、除草等常规工作。据统计,所有设备基于云平台管理系统智能化运行,能够节约灌溉水电50%,节约肥料40%,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

“正是有了这些保障,我们才可以保证南方水果在北方健康地生长。”园区总经理韩海彪说。

目前,借助智慧农业和物联网大数据,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已成功大规模种植莲雾、荔枝、木瓜、柠檬等南方水果。韩海彪说,“这个园区是智慧农业的一个落地园区,也是高品质的‘南果北种’生产基地。”

种植效益怎么样

观光采摘多,商品销售少

“南果北种”,大棚等设施投入较大,种植效益能否收回投入?

许多南方水果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不少观光采摘的园区都瞄准了这一点。尤其是火龙果,色彩艳丽,种植技术也相对简单,在我省发展很快。目前,火龙果在济南、淄博、临沂、潍坊、泰安、日照、济宁、威海、菏泽等地都有种植。

主打观光采摘的种植户基本不存在销售问题,收益也比较可观。但是,也有部分种植户在走商品销售的路子。

地处宁津县保店镇的金硕生态农业示范园,种植了5个大棚的火龙果。园区经理王翠霞说,“从5月到11月底,火龙果一月一茬,一个月产量5000斤左右,批发价在8元/斤左右,主要是销往北京、广州、天津、深圳等地。”

她说,园区主要生产蔬菜,去年开始做有机认证。“过去,园区面对的都是散客户,也就是菜贩子。通过有机认证开始跟大型超市合作,否则有机农产品销售不出去。而火龙果也搭上了‘顺风车’,卖到了南方。”

“有机认证后,证明我们的火龙果种植过程不用化肥,虽然个头小、产量低了,但是有了有机产品这个招牌。”王翠霞说,因为是有机产品,火龙果能够走商品销售的路子。”

在棋山观村,弈果生态园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周边乃至济南城区的游客前来体验采摘项目,部分产品也销往一些超市。

但是,邵光才不建议盲目发展采摘项目。“棋山观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采摘园区最好建在景区等人流较多的地方附近。”他说,采摘还要考虑果期的限制。

为此,他专门请人设计了设施葡萄种植方案,在温室中间沿东西方向开挖5条沟,种植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红地球、早夏黑、美人指等5个品种的葡萄,丰富采摘品种,延长采摘时间。

曹耀鹏说,实际上,“南果北种”还没有在北方大规模种植,他们更多的是在做观光采摘。

曹耀鹏说,目前“南果北种”的观光采摘是亮点,效益也比较好。北方设施种植成本高于南方,一般1000多平方米的冬暖大棚,需要投入20多万元,物联网设施要占到1/5到1/4。因此,“南果北种”需要有特色的果品,“大路货”没有市场竞争力。

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精品莲雾礼盒,1公斤有9个莲雾,价格在169元;精品木瓜礼盒,2个木瓜能卖到100多元。“有2个大棚的荔枝,产量比较低,跟南方比优势不明显,我们就用来做观光采摘。”曹耀鹏说。

高文胜说,如果走商品销售的路子,“南果北种”需要对接市场,需要长时间稳定供货,难度会较大。

有专家提出,近年来,除了火龙果,柑橘类、枇杷等南方水果和甘蔗等南方作物在我省均有引种,大多对栽培技术要求高,规模种植更需谨慎。

从“新兴”到“稳妥”

“南果北种”还需算长远账

在20多年前,寿光开始有人尝试引进火龙果。“真正发展起来是从前年开始,现在寿光有200多个大棚的火龙果。”蔡英明说。

“‘南果北种’,结果子不难,卖果子难。”蔡英明说,火龙果在南方价值不高,但是吸引北方人,是“南果北种”的急先锋。小龙干果树专业合作社采用“高架小龙干”,架高1.8米,通过喷洒乙烯利液来开花,高产且品质好。如果能种植莲雾,较火龙果更有优势。火龙果是大众化水果,而莲雾是高档水果,实现规模化生产,能有更好的收益。

蔡英明认为,“南果北种”能够促进大棚产业稳步发展。“现在,大棚蔬菜产业面临着挑战。在二三十年前,大棚蔬菜产区是30多岁的人种大棚,现在他们60岁左右了还在种大棚。”

他说:“这么多蔬菜大棚,利用一些空闲的大棚来‘南果北种’,就有可能救活一个产业,也有可能形成新的产业。”

高文胜说,如果“南果北种”要作为产业来推广,一是树种、品种要适合北方,二是要解决栽培技术稳定性等问题,三是要考虑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2017年,我省启动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项目,围绕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需求,引进以南方品种为主的非本地高端、高值、高效农业优良品种,通过技术攻关,实现在我省驯化繁育并形成新的特色产业和增长点。

其中,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国栋主持的是“神秘果”繁育。他说,“上世纪60年代,神秘果从西非进入我国南方种植,它有一种神奇的特征,就是只要吃了它,接着不管吃多酸的食物,都能够让口腔里的酸味转化为甜味。”

杨国栋介绍,目前已经掌握了神秘果在北方进行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正在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合作推广。“神秘果在网上10粒能卖到70元,果粒小、价格高,可以做观光农业,还可以做盆景,比较有意思。”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向从野外考察引进的是胡颓子科的沙枣。他说,目前沙枣在东营试种了70多亩,成活率高,生长很好。“沙枣抗干旱、抗盐碱能力特别强,经过驯化使之适应山东盐碱地的生态,将来在园林、绿化方面有较好应用价值。”

他说,传统的白蜡等抗盐碱树木,经济效益低,而沙枣全身是宝,本身抗旱抗寒耐盐碱,果实富含丰富的多糖、类黄酮,叶子可以当饲料……

杨国栋说:“如果能优中选优,从很多项目中选一两个品种推广种植,就值了。”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李榕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