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总在人们需要时出现。9月14日,在齐河晏北街道桑园赵村南侧,3岁男童掉进2米多深排水沟,危急时刻,赵虎和徐兴清两青年义无反顾跳入深沟,将男童成功救起。
14年前,孟祥斌在浙江金华纵身一跃,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女青年的生命;14年后,两青年续写祥斌传奇,再度上演了一段勇救落水者的佳话,为“大义齐河”名片再添亮色。
男童坠水沟
两青年奋力营救
9月24日,赵虎和徐兴清在齐河县综治中心领取了“德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证书和奖金。
他们见义勇为的事迹要从10天前说起。
在齐河晏北街道桑园赵村南侧,有处被预制板遮盖的排水沟,沟宽近10米,从盖板顶部到沟底有2米多高,积水平均深度超过1米,最深处超过1.5米。一段惊险的生死营救就在这里上演。
“救命啊,快来人啊!”
“孩子掉进水沟了!”
9月14日下午5点半,在附近卖菜的商贩商女士的3岁儿子,不小心从沟边掉入沟渠。
桑园赵村村民赵虎正在沟渠旁自家的石器加工店工作,听闻呼救声立即赶去救人。
赵虎从店里取来一截钢筋撬棍,撬开一块盖板,跳进了沟渠内。
虽然赵虎会游泳,但排水沟下面的情况仍出乎他的意料。里面漆黑一片,他让上面围观群众去他的店上拿来手电筒,在排水沟上方帮忙打着光,但视野仍然不佳。水底有淤泥,一不小心就容易陷进去。空气流动性较差,赵虎感到呼吸困难,不一会儿就开始头晕。他咬了咬牙继续坚持,在污水中摸索着。
接孩子放学路过此地的徐兴清,得知情况后立即从男童落水口跳了进去。
水几乎没过口鼻,水流比较急,他们稳着步伐,一东一西向中间慢慢靠拢。
四五分钟后,在距离男童落水处七八米远的地方找到了孩子。
男童被发现时脸朝下,面色青紫,已失去意识。徐兴清托举着孩子到下水口,周围群众抱出男童,为他采取急救措施。
此时,两青年都已没了力气,大伙合力将他们拉上岸。他们的胳膊、膝盖上都是擦伤,伴有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男童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救人者
来不及多想,救人要紧
看到孩子被送往医院,赵虎一颗悬着的心着了地,他从地上站了起来,脱去外套,拧干污水,缓缓返回店里。
徐兴清感觉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后也默默离开。
事后,两青年救人的视频在网络媒体平台火了起来,获救男童的母亲商女士多方打听,终于与他们取得联系,得知了恩人的姓名,并对他们的善举表达感激之情。
“事发地就在我的店旁边,我离得最近,当得知情况后,我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当时顾不上什么危险了,就只想着怎么把孩子救上来。”35岁的赵虎说,看着孩子母亲瘫坐地上,他心里特别难受,身为人父的他感同身受。
“当时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来不及想,稍有犹豫,孩子的命可能就没了。现在想想还觉得后怕,可当时也顾不了这么多,就一心想着救孩子。”在当地一家公司担任安全员的徐兴清,回忆起救人时的情形仍心有余悸。
“我就是一名普通村民,只是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而已。”面对记者采访,33岁的徐兴清说。
“谁要是遇到这种事,都不会见死不救,真的没什么,感觉自己就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这是赵虎面对媒体镜头时的一番话。
“以后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们还会义无反顾救人。”赵虎和徐兴清表示。
薪火相传
齐河好人层出不穷
近年来,齐河见义勇为事迹屡见不鲜,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刘桥镇正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的家乡。赵虎和徐兴清都与刘桥镇有着密切关系。
赵虎家在桑园赵村,赵虎家所在位置距离祥斌精神教育基地展厅仅300米;而家住刘桥镇孟店村的徐兴清,与孟祥斌更是同乡。
赵虎在桑园赵村经营着石材加工生意,每年都为村里捐款、献爱心。
“我时不时还会带家人到祥斌精神教育基地展厅参观,感受祥斌精神,他的事迹早已熟记于心。”赵虎望着不远处的展厅说,“能成功救人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我来自英雄的故乡,必须对得起‘英雄’这两个字。”
“孟祥斌舍己救人事件发生那年我18岁,正是树立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从那时起,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和榜样。”说到这,徐兴清眼中露出坚定,“咱齐河很了不起,有祥斌精神和‘大义齐河’精神共同滋养我们的身心。”
据徐兴清介绍,2年前,他曾在救人现场附近开过一家快餐店,每到饭点,一些流浪乞讨人员便会来到店里。“有3名流浪汉成了店里常客,年龄最大的87岁,我就把他们当爷爷看待。”就这样,他每天都在做着善事。寒冬中,他成了这几名流浪老人在这座城市的依靠。
饭店因疫情关闭,徐兴清的善举依旧在延续,他报名参加了刘桥镇志愿服务队,节假日经常去社区志愿服务献爱心,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打扫房间。
14年来,祥斌精神薪火相续、砥砺传承,已发展成蔚为大观的“大义齐河”品牌,形成了红色文化软实力。在祥斌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像孟祥斌这样的英雄模范纷纷涌现。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祥斌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沉淀为齐河精神层面的正能量,形成了“英雄引领风尚、好人层出不穷”的“大义齐河”现象,“大义齐河”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闪亮的地域道德名片。
近年来,齐河将“大义齐河”精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新建8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人人崇尚见义勇为、人人支持见义勇为、人人参与见义勇为”蔚然成风。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累计6000余次,时长超10万个小时。
■记者感言
平凡见“大义” 细微铸文明
□石少军
近日,齐河青年赵虎和徐兴清勇救3岁落水男童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大义齐河”再续佳话。
两位青年都是平凡的百姓,当面对群众需要时,他们没有任何犹豫,毅然跳下盖有预制板的深水沟,冒着生命危险救人。成功救人后,他们并未留下姓名和电话,而是选择默默离开,若不是获救孩子母亲多方寻找,人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正是“大义齐河”精神的真实写照。齐河着力打造“大义”品牌。“大义”包括仁义、忠义、信义、孝义、侠义,体现在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之中,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德不孤,必有邻。”这些年,齐河涌现出坚守6000多个日夜免费接送孩子们的张光城,照顾独身老人28年因患癌症而英年早逝的保安王成,舍己救人的孟祥斌等道德模范,先后有2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7人入选全省道德模范、30人入选全市道德模范,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户家庭入选首届全省文明家庭。
如今,齐河县高高树起了“大义齐河”的精神地标,并把它作为城市品牌来打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途上,“大义齐河”志愿者已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可以信赖的忠诚卫士,他们的身影遍及大街小巷。赵虎与徐兴清正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们经常参加街道和村里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帮助生活困难老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已成常态。
“齐河好人多”的现象离不开大的环境。近年来,齐河县相继开展了“大义齐河·身边好人”“大义齐河·十佳道德模范”评选,以及选树“最美教师”“最美医生”等活动,每年举办盛大颁奖典礼,用最高规格表彰英模,“大义”精神赓续传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崔志华 曹现华
审核 | 钟伟 终审 | 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