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抢收·母亲
□崔玉杰
秋风阵阵,黄叶飘飘,不知不觉间,已是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
今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72周岁生曰,这天,我在德州的家里看完“天安门升旗”及其他国庆节目,感慨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回想着电视画面里从高空到海洋、从北国到南疆、从农业的昌盛到很多高科技的领先,内心如钱塘江的万顷浪潮,汹涌翻滚,一整天我都沉浸在欢乐激动的心情里。
10月2日,我归心似箭,驾车赶回娘家帮着80多岁的老母亲抢秋。之所以说是“抢”,是要与天气赛跑。因为今年入秋以来雨水太勤,好在母亲的玉米地靠着道,通风较好,大型收割机勉强可以开进去。回家发现,母亲和二姐头一天已连夜把玉米收了回来,堆在了家门口,有玉米粒,也有棒槌子。
天气预报10月3日还有雨,我们手忙脚乱,一会把大门外的一些棒槌子弄到院子里,一会又要把院子里的一部分棒槌子递到房顶上去凉晒。看着悠闲的云朵,我真想向上天再借5个晴天,这样就可以晒好玉米,种上麦子。心里想归想,手上却丝亳不敢怠慢。一通忙活,我恨不能再生双臂,再长三足。幸亏有二姐和弟弟的奋力协作,终于完成了大约一半的活。
天色将晚,弟弟只放一天假,得赶回德州上班;二姐家也有十几亩地等着收割,她也心急火燎的走了。
虽然我自幼务农,从不娇生惯养;虽然上班后仍没有放下农活,比较熟络。然而,毕竟人到中年,体能减退,而且作为一位教师,国庆节前两天的全校运动会上耗尽了我的体力……瞅着散落在院子里的玉米棒槌子,望着越聚越厚的云层,瞧着院门外摊晒的那片玉米粒,再看看白发苍苍、身体瘦削,脊背已弯的耄耋母亲,我犯了愁:母亲年老体衰,不能再让她老人家干活了;明日还有大雨,我可咋办?
令我想不到的是母亲不急不躁,竟然宽慰我说;“没事,先吃饭,再好好睡一觉,长长精神,明天上午一气儿的活。” 母亲的话语轻松自然,丝毫感觉不到“大雨欲来”的紧张,眼神也十分坚定,我似乎也轻松了些,迷迷糊糊的睡去。睡梦中好像听到大街上传来铁锨与水泥地摩擦的刺耳声音,那声响持续了好久,我以为是别人在收秋,没有在意。
次日清晨,我没看见母亲,早已习惯她的早起,也不寻找。迷迷瞪瞪地往外走,看着罩满铅色乌云的天空,立即抄起袋子,扛起铁锨去收院门外的玉米粒。推开门一看我懵了:那么多的玉米粒都被母亲连夜堆成堆,归置好,此时老母亲正蹲在那里一手拿着尼龙袋子,一手拿着簸箕,准备往里装呢。我一把夺过簸箕,心疼地问:“妈,你一宿没睡觉吗?”母亲依然轻松地说:“老了,觉少,睡了会,就出来了。”她那被汗水打湿地白发,稀疏地贴在额头,一颗颗晶莹的汗珠,从脸颊滚落,我的泪珠也随之与之交迭在一起落在地面上。
不到一刻钟就胜利收工了。这时,大颗大颗的雨滴开始落了下来,“啪、啪”地砸在地上,我们又赶紧把院中散落的玉米堆好,盖上塑料布。接下来还要爬上房顶给棒槌子盖塑料布,80多岁的母亲,蹬着梯子蹭蹭两下爬了上去,待我也想上去时,她却舞动双手说啥也不让我上去,我只好盯着她老人家唯恐有个闪失。只见母亲手脚麻利地伸开塑料布盖在玉米堆上,先把一头用砖头压实,再扯平塑料布遮盖严实,就在母亲拿着块整砖准备压另一侧时,却不慎一脚踩空。说时迟那时快,我如出了枪膛的子弹,一步到位,将不到40公斤的母亲稳稳地接在怀里。这是我成年后第一次抱母亲,就像上天给了我个宝贝。我以为得把母亲吓坏了,她却笑着说,“咱庄户人皮实,就算掉到地上也摔不坏,就当演个杂技吧。”
母亲重新上去,把边边角角压实才罢。此时雷声轰响,那是老天在为她鼓掌!望着举重若轻的母亲,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母亲身上的那件红色毛衣,在这遍地国庆中国红里是那么艳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朱代军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