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放学回家,宁津县保店镇蒙洼村的红锦、红秀姐妹第一件事就是跑进自己的“希望小屋”看书、做手工。有了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共青团德州市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履行引导、服务青少年的职责,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改环境爱相伴
“小屋换新”到“精神焕彩”
红锦、红秀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患有听力障碍,因治病花光了家中积蓄,俩人住在一间昏暗拥挤的房间内。今年9月姐妹俩上了一年级,逼仄的环境无法满足她们学习生活的需求。
保店镇团委将姐妹俩列入第五批“希望小屋”建设名单,广泛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宁津县政协委员、天津市山东宁津商会顾问牟振兴积极响应,9月6日入户商定施工方案,9月7日动工,不到1周便达成了小姐妹的心愿。
去年6月初,共青团德州市委启动“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对全市2500余名8岁至14岁建档立卡贫困儿童信息进行摸排,筛选出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对原有住房进行改造并配备必要的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
为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我市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确定“帮包联系制度”,共青团德州市委每名机关干部联系一个县(市、区),所有人员靠上指导、全面参与。为解决建设资金难题,我市通过线下走访爱心企业、开通支付宝“消费捐”(与德百集团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今年“520公益季”,全市组建爱心战队1242支、2万余人次参与、募集善款140.23万元,获得团省委的通报表扬。“99公益日”期间,全市组建805支爱心战队,筹集善款104.24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筹集资金884余万元,建设“希望小屋”701处。“小屋建成后,我们还配套志愿者跟踪陪伴,持续关心关爱困难儿童,实现从‘小屋换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共青团德州市委书记张方瑞说。
推出50余个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
服务10万余人次
9月20日,在德城区运河街道的“青益空间”,德州市新领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项目组长王梦琪通过游戏、做手工等方式,带领小朋友了解中秋节相关知识。
“青益空间”是共青团德州市委着力打造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之一,由德州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与德州市新领航社工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主要开展发展性、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构建以共青团为组织管理主力军,打造健全的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是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市由共青团德州市委主导,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德州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建立德州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体系。“按照服务领域兼顾重点群体,共划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留守儿童、禁毒服务、志愿者联动等领域,提供22大项159小项服务,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德州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候明介绍。
目前,全市已有青少年社工机构30余处,形成了“青益空间”“关爱儿童之家”“禹梦前行”等50余个服务项目,开展小组服务、社区服务2000余场次,10万余人次青少年受益。“团市委将以德州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为依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青少年事务社工发展的德州模式。”共青团德州市委学少部部长苏雪刚说。
启用“未检”+“社工”工作模式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专业司法社工的帮助下,两个涉罪未成年人正在接受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效果很好。”采访中,平原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梁玉耀说。
在办理未成年案件中,受制于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技能欠缺等因素,对涉案未成年人帮扶始终难以深入开展。今年,在共青团德州市委的协助下,该县检察院与德州市阳光社工服务中心签订《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合作协议》,将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细化到办案中,认真落实恢复性司法理念,助力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 。目前,已在德城、平原的5起未成年人涉罪案件中引入专业司法社工。
近年来,共青团德州市委不断探索思路、创新载体,建立健全了青少年维权工作服务体系。先后联合德州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关于构建德州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建立德州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协议》。
紧扣“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组织青少年走进法治教育基地,参观法治教育展览,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深化“彩虹伞”自护教育,面向社区、学校青少年开展防性侵、防溺水等自护教育。全市各级团组织累计开展活动1200余次,覆盖8万余人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青少年所急所需、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推动德州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张方瑞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记者|石秀秀 通讯员|刘艳美
审核|王秀青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