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强化抓好“机关自身建设”,抓班子、带队伍,倡导“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让每一名龙门干部都成为“平原好干部”。一个个标兵、一座座堡垒,每天都奋战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线,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园区改造升级、民生工程落实。近日,平原融媒记者走访龙门街道,深入到经济主战场体验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见证龙门的担当和状态。
△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玉东到龙门街道双创园区进行调研
拉长“长板”——
龙门街道有个“驻厂办公室”,全员、全力、全程、全效“四全服务”助力“和洋项目”,再造一个新福洋!
在龙门街道采访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培植工作,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陈付涛告诉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下,龙门街道专门为福洋生物的新项目——和洋,成立了一个“驻厂办公室”,采取“四全服务”模式,即全员(做服务员)、全力(围绕项目转)、全程(跟踪解难题)、全效(事项办到位)。
这个“驻厂办”咋样?和洋项目又是什么情况?平原融媒记者走进了福洋公司,实地看,认真了解情况,一个个帮扶故事、一幕幕建设场景,给了我们很振奋的答案。
据了解,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在平原县本土发展起来的极具特色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也是平原县从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跨越过程中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之一。2020年,实现产值35亿元,纳税过1亿元。
福洋生物致力于现代高效农业和生物工程技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淀粉、葡萄糖酸钠、海藻糖等下游产品。在医养健康、生物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畅销东南亚、欧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依托科技人才支撑和科研创新驱动,福洋生物实现了从一吨玉米2500元到下游产品一吨4万元的增值转化。从一吨葡萄糖酸钠5000元,产品增值2倍,到一吨海藻糖8000元,增值3倍,到一吨赤藓糖醇27000元,增值10倍,再到一吨阿洛酮糖4万元,增值高达16倍。
目前,福洋生物不仅多项产能居全球之首,在技术水平、成本控制、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也均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淀粉加工十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还是玉米淀粉和葡萄糖酸钠领域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者。
“当前,公司年加工玉米100万吨,深加工的产品转化率达99.5%,产品链条深化了5级,有40多个下游品种。”平原福洋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雷达介绍,“去年,公司又与上海德雷特生物公司合作,计划总投资11.2亿元,建设高端淀粉及精深加工项目,其中多项产品和技术要么填补国内空白,要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张雷达介绍的新项目,就是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和洋生物项目。自项目落地伊始,作为企业对口招商服务单位的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就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工作思路,在和洋生物建起了一个驻厂办公室,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主动担当作为,专门负责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现在看到的这些正在加紧施工的车间,几个月之前还是一片荒地。”和洋生物总经理王健边走边说:“新建一个项目有很多具体而且细节的工作要做,仅最初的设计规划和七通一平,就需要沟通发改、自然资源和水、电、交通、通讯等多个部门,靠企业一个个去找,时间上都不允许。而且在办理土地、规划、施工、能评、环评等各项证件时,哪个应该先办,哪个可以后办,也是直接影响项目进程的关键。在这一点上,龙门街道在咱们企业的驻厂办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不仅能够积极的替我们协调各个部门,还能提前给我们提出意见建议。能够感受得到,他们是带着感情来为我们服务的,是在真心诚意、脚踏实地的帮助企业发展。”
自3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和洋生物项目的一期工程主体已基本完成,预计可在年底初步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玉米加工能力100万吨,新增产值34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福洋”,将更好地推动平原乡村振兴以及“全国淀粉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企业的感受是最直接的。王健动情地对记者说:“这不,刚过去的这个十一假期,办事处驻厂办的领导提前帮我们把需要公示的工作加班完成,赶在假期公示,又节约了七天的时间。而且假期期间还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我们协调了厂区的用电问题,这一点一滴都是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温度。”
这种温度,正是福洋生物在新项目计划之初,就决定继续留在平原发展的原因之一。据悉,截止目前,围绕土地迁占、规划调整、热力管道改线以及项目内部配套,龙门街道既有心贴心的服务,又有实打实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和洋生物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补齐“短板”——
打通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辖内“三个园区”软硬件环境全面升级
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经济效应明显。龙门街道经过几届班子、连续多年的努力,接续打造培植起了龙门民营园区、龙门双创园区、龙门工业园区三大园区,三大园区各具特色,成为小微企业的“蓄水池”、成为百姓就业创业的“保温箱”、成为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的“孵化器”。截止目前,三个园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0家,个体工商户365家,总就业人数达到6000人。据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刘连刚介绍,三个园区,分别涵盖了以家装、文旅服务、生活消费为主的商贸服务业群体,聚集了一批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群体,培育了一批以精密机械加工为主的隐形冠军企业群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给园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当前“六稳六保”形势要求下,龙门街道把扶持园区、稳定生产、扩大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党工委下定决心:功夫就下在补短板上!打通企业家、创业者们的“堵点”“痛点”,就是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今年以来,他们把实现三个经济园区的提档升级作为重点工程,一手抓路、电、水等为一体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园区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一手抓软环境优化服务,确保这些企业在龙门街道、在县城驻地茁壮健康成长,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龙门民营园区的电改完成,让园区的经营者们拍手称快。“电改完成后,公司一年能够节省电费3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我们企业的负担。”平原诚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开亮这样描述。据统计,针对老园区企业电耗大、路面老化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的现象,为提升园区硬件设施水平,改善园区环境,龙门街道累计投入2710万元,为三个园区铺设雨污分流管线13200米,绿化2.4万平方米,重铺改造绿化道路5000米。
在双创园区,精科液压、意利特电子、聚亿建材等19家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企业在这里孵化壮大。精科液压有限公司在进驻双创园区之前,曾因租赁厂房问题,7年搬了3次家,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11年,双创园区建成后,精科液压成为第一批入驻的企业。“自从来到双创园区,龙门街道帮扶小组贴心帮扶,让我真正有了家的感觉,我们在发展上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眼下,精科液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江说。在园区的“孵化”效应下,精科液压被认定为全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当前,在疫情影响下,精科液压依然实现逆势上扬,年总产值已过亿元,今年纳税还会稳中有升。
相较于双创园区新兴企业的“孵化”效应,工业园区建区早,厂房不时有闲置现象出现,有的厂房低产、甚至无产。龙门街道坚持走“腾笼换鸟”之路,让靓鸟、俊鸟进来,先后盘活低效企业30家,使机械加工、食品加工两大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此过程中,为3000多名当地群众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通过打通‘痛点’,各个园区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今年前8个月,总体税收达到3260万元,不仅保障了民生,也撑起龙门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龙门街道负责人这样说。
智造“金板”——
放大电商资源优势,把“电商小巨人”变成“电商聚宝盆”
在龙门街道采访时,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付涛和主任刘连刚,给我们抱出一摞资料,认真介绍电商产业园的事,资料摊了一大桌子,有可行性报告、规划图、示意图、给县委县政府的报告、市场调研、未来经营范围指标图等,记者被街道办研究电商发展走势的“专业精神”所感染。
还得先从一个创业故事、一个“电商达人”说起。李茂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平原青年,2012年在山东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家名牌家电事业部的一员,并很快升任苏南大区的区域经理,月薪过万元。但工作3年后,他却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辞职返乡创业。
“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为这一天我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了。”李茂生说,为了这个梦想,他连大学的专业都选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在校期间,就积极参与学生会勤工俭学部的工作,并被选为部长。后来又发起成立了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联盟,跟同学一起承接校园团体摄影,为一些公司品牌做校园推广等,“这些经历包括后期工作中的历练,都为是在为自己的创业梦想打基础。”
2015年,正是一款酒水井喷发展的一年,是一个市场预估百亿的新机遇,各地经销商要提前打款才能排号提货。在进行过详尽的市场调研之后,李茂生决定以此为切入点,投身饮品行业。说干就干!很快,李茂生就与志同道德的四个朋友组建起了德州金果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产品设计、代工厂家、产品试生产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立志要在饮品行业种出“金果子”。
然而现实却已更快的速度给正踌躇满志的李茂生上了生动而惨烈的一课——就是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一个行业就从风口到了谷底。2015年10月,当满怀信心的李茂生团队带着第一批产品奔赴南京参加第13届全国秋季糖酒会时,曾经供不应求的某酒市场已经成了产品爆发但市场萎缩的深渊,一没资金二没渠道的五个年轻人在这里一个订单都没有获得。“最难的那段时间,我们的账上只剩下不到五万元钱了,还想去参加成都的春季糖酒会,问了一下,那里的一个展位的费用就要四万元。”直到今天,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李茂生还是一脸苦笑。坦言那次的打击之大,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放弃优越的工作、搭上全部积蓄来创业是否值得。
最终,李茂生团队经过几次彻夜讨论,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拿出全部资金预定展位,重新进行产品规划,准备宣传物料,直到抵达成都的前一刻,团队还对招商政策进行了最后的修整。经过四天的紧张忙碌,李茂生和他的团队在这里拿到了四份订单,就是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微不足道的销量,成为他们永生难忘的起点。
2018年5月,在公司产品的线下代理商全国布局完成的情况下,李茂生敏锐地察觉到了传统产品网络销售的趋势,在北京、杭州学习公司互联网转型回来后,组建了尚合电商团队,利用现有产品,同时拓展B2B和B2C业务。到2019年,尚合电商团队逐渐新增日化、啤酒、苹果等产品类目,经营范围、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平原尚合电商产业园效果图
“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龙门街道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当谈到企业发展过程的时候,李茂生动情地说。“当时德州最大的冷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刚来平原考察的时候,办事处的领导就亲自带着我去和对方的负责人会面商讨,为其推介我们的电商和云仓服务,现在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如今,尚合电商团队已经整合了县域内多家中小电商企业,在军仓社区双创产业园建立起了平原尚合电商产业园,并与县域内的几十家生产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通过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各大电商平台将丹源蛋业的鸡蛋、各乡镇的黄瓜、西红柿等农副产品,还有通德酿造、森力啤酒、今有原饮料、爽动鲜果园饮料等酒饮品牌,以及馋嘴小妞鸡蛋灌饼等小食品,共计五大类200余种平原优质特产,推向了全国各地,日均发单量高达5万多件。“今年双十一期间,我们的目标是日发单量突破10万+。”看着眼前高高堆起的快递盒子李茂生踌躇满志。
在平原尚合电商产业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龙门街道敏锐发现了电商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越集聚成本越低,竞争力也就越大;二是面向全国的销售模式,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拉动和吸附作用。与此同时,李茂生也逐渐发现现有园区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龙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付涛在和李茂生的沟通碰撞过程中,一个新的设想呈现出来——打造一座“互联网+电子商务+产品制造+旗舰体验店+智能物流”相融合的专业化电商产业园区。这样不仅能进一步的压缩经营成本,更能为县域内多个产业的转型提升提供帮助。
趋势一旦形成必将延续。龙门街道对这个思路继续进行了市场可行性的研究,就资金来源、建设场地、经营模式、招商计划以及今后的发展愿景规划等一系列的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方案,上报县委、县政府。经过县里的系统论证,认为这个方案不仅对促进平原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电商发展需求具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打通平原县农副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提供经营业态。
按照县委、县政府“建成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现代电商产业园”的总要求,龙门街道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一方面研究协调各项政策,聘请专家对新建园区进行了初步设计,力争尽快拿出积极稳妥的建设方案,尽早开工建设。据悉,这个项目的前期论证、选址都已经完成,建成之后,将成为德州及周边县市规模最大、链条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电商产业基地。不仅可以为平原县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办公、管理、培训、摄影、制造、营销、快递等在内的“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体系,更能够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为平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平原欣闻
编辑|屈大鹏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