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新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改革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平行论坛侧记

10月16日,在“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1”改革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平行论坛上,一场关于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的大讨论火热进行。论坛由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袁红英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李周等多位专家先后作精彩报告,分享真知灼见。省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各市有关部门、园区、企业负责人近百人参加论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农业农村带来巨大变化,但是,乡村振兴也存在各村庄间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扩大的风险。”叶兴庆以“提高乡村振兴的普惠性”为题,率先开讲。他表示,乡村振兴要注重普惠性,加强与梯次推进、内生动力和配置效率的关系,公共资源应重点用于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局部地区先行先试应靠自身力量。“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帮扶,应注重提高发展能力、疏通向上流动通道、激发内生动力。”叶兴庆说。

李周则将视角放在了生态宜居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上。“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生态宜居的要求,这会使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李周认为,在生态宜居建设过程中,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从单一政府生态补偿拓展为多元化生态补偿。

论坛上,各位业界“大咖”金句不断,围绕改革创新这一深层次主题展开讨论,可谓干货满满,现场观众直呼过瘾。“专家们的观点犀利、准确,既有高度,也贴近乡村发展实际,启迪了我的发展思路。”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边听边记,表示将把专家观点应用到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

“美国、日本农业农村发展历程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人才问题便是其中重要一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以史为鉴、以别国发展经验为鉴,认为应吸引企业到农村投资发展,尽量采用入股方式,使农民真正参与其中并得到学习和提升。

“20多年来,我到山东调研次数最多,与在座很多专家相识多年,我可是大家的老朋友。”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徐祥临一席话,引来现场阵阵掌声。他从实际出发,提出了4条具体建议,“要着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构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为一体的合作体系,解决小农户进市场难的问题,巩固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徐祥临表示。

围绕改革赋能、要素配置与乡村全面振兴,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主任涂圣伟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人往哪里流、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出的问题,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要解决好两类人的问题,一个让农业转移人口‘带资进城、安心落户’,另一个就是让新农人‘归心农村、融入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涂圣伟认为,现在农村居住用地面积与农村人口迁移呈逆向变动态势,“大量闲置”与“用地紧缺”矛盾并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打通人口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都市圈城市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土地资源配置通道,做到“人随地走,赋权放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建新 董天力
编辑|屈大鹏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