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随着一阵急促的防空警报铃声响起,乐陵市实验小学全校师生按照既定方案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过程秩序井然,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双手护着头部,迅速安全撤离到操场的指定位置。这是学校每月一次的防震演练,活动的开展落实了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也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乐陵市实验小学坚持“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学校先后被评为乐陵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德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今年7月,山东省文明办、教育厅遴选出的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中,乐陵市实验小学榜上有名。
无边界大课堂
激发学生潜能
“请大家用‘喜欢’这个词进行对话。”四年级一班英语老师赵捷正在上一堂英语“说话课”。老师提出思路后,两两组内对话,前台互动展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争抢发言。最后在一首英文歌曲中,大家愉快地上完了这节课。
以课堂变革为突破口,开发不同课型高效课程,是乐陵市实验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路径。探索“先学后教,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基础,以展示为途径,以发展为目的,分自学交流、定点走标、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测评反馈五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目标从一课到一周,实现大目标引领,学生自主完成周目标,课堂主要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目前,语文课开发了篇目阅读课、积累运用课、汉字课、整体阅读课等20多种课型,数学有厘米建模课、算式阅读课、分数计算课、思维课等,还有英语的说话课和单词课等。
学校利用十多年的时间,探索建构“多维度大课堂”,以课标为依据,以项目为抓手,以学期为单位,以课程标准落地为准绳,对知识进行整合、对接,建构了“生命课程、文化课程、学科课程、学法课程”四大课程体系,创造了生活处处是课堂、无边界大课堂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
特色仪式教育
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
汉字广场、文化大厅、主题走廊极具中国风,学生们见面点头致意,遇到师长停下来敬礼问好,校园内有落叶或垃圾,大家都会主动捡拾……走进实验小学,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育人目标。
一直以来,学校潜心探索德育教育之路,将德育放在“仪式”中,根据一年中的节日和季节等因素来设计安排。春节期间是文化小使者活动,3月8日所在的一周是感恩周,清明节是寻根问祖活动,五一假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六一是才艺展示周,中秋节是国风秋韵活动……
“通过特定的情景活动形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在感动和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参与和实践中寻找生命的精彩和价值。”乐陵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凌云介绍,仪式教育课,把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修养教育”及“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达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目的。
落实五项管理
家校携手护航健康成长
在乐陵市实验小学,每位学生都有一张“‘五项管理’家校飞鸿卡”,这张卡片上记录着学生一周的表现。这是学校推动教育部提出的抓好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落地的生动体现。这张小卡片由老师和家长共同打分,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老师会在课堂上现场连线家长,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表扬激励。
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开展了家家有个“养机场”活动。所谓“养机场”,就是一个全家人共同约定好在统一规定的时间里把手机都存放起来的特定的场所,“养机场”的场主是孩子。同时开设了“阅读存折”,每天至少共读半小时,即家长回家后,把手机放在 “养机场”,与孩子一起阅读。学校还会定期开展阅读评选,在教室设置了“阅读小能手”展示平台。
“通过‘养机’,我们发现,原来坚持做一件事也并没有那么难。放下手机的时候,全家都有时间去做喜爱的事了,一起画画、练字、读书等,全家人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家长王晓伟说。
每周五下午学校会开展多项社团活动,旨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发展学生自身特长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学校已有45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使他们发展了特长,找到了自信,同时也推进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乐陵市实验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郭露霞说。
“双减”政策实施后,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但如何平衡成绩提高与作业量减少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作业减“量”不减“质”,学校提倡“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张凌云认为,“双减”的目的是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地位,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赵治红 通导员|郝坤 庞建磊
审核|钟伟 终审|胥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