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42岁的张青(化名)抱着女儿出院时,仍心有余悸——她和孩子都曾濒临死亡,所幸,市卫健委及时启动危重孕产妇三级救治网,经过各医院协作抢救,最终母女平安。
“生命至上,先救人!”“一刻不容耽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大概两周前,张青从外院转至禹城市人民医院,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急促,情况十分危急,她是一名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妇,接下来,治疗团队上演了与死神赛跑、全力以赴抢救生命的惊心一幕。
时间就是生命,治疗团队紧急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手术中,医护人员协同“作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止血,经过按摩子宫、促进宫缩等一系列奋力抢救措施后,最终,张青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
令人意外的是,张青在术后观察期间,却发生了颅内静脉窦血栓,病情危重,容易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治疗团队立即联合多学科会诊,经综合研判,患者属于橙色高级别风险等级,为保证安全有效救治,需转至三级医疗机构治疗。
“患者处于产褥期,且离济南较近,为避免排队等候,需立即联系省级救治中心。”针对这一情况,禹城市人民医院及时上报禹城市卫健局,相关人员立即向德州市卫健委汇报,通过积极协调,张青在最短时间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室。后来,张青经积极治疗康复出院,禹城市人民医院给予定期随访,目前,她已完全康复。
近年来,高危孕产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8月19日,市卫健委印发《德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三级网络,建立危重孕产妇协同救治管理机制。
《方案》要求,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作为救治的第一道关口,要及时救治,研判病情,对于超出救治范围的及时转诊至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德州市人民医院和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市级救治中心,负责辖区内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和转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对接我市的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接我市转诊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和技术指导。
“目的是建立危重孕产妇协同救治管理机制,规范跨区域会诊、转诊和救治,并组织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二级主任科员任晓楠介绍,各级救治中心设立了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由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预案和抢救“绿色通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项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具体救治原则:市级救治中心具备救治条件且危重孕产妇具备转诊条件,应第一时间转诊至市级救治中心;市级救治中心具备救治条件但不符合转诊条件,由市级救治中心派出专家参与现场救治,待病情相对稳定、具备转诊条件后再转诊;市级救治中心不具备救治条件,由县级助产机构直接向省级救治中心提出会诊或转诊申请,在省级救治中心的指导下救治或转诊。
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时收集辖区高危孕产妇信息,负责母婴安全信息动态监测、汇总、统计和分析,协助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辖区医疗机构信息上报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管理。“评估为高级别风险的孕产妇,我们会及时将他们的信息报送省级救治中心,接受省级救治中心救治和指导。目前,已经成功救治多名高危孕产妇。”任晓楠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滕璐 通讯员|王法成 编辑|唐志梅
审核|李玉梅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