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走在前丨从6000万元“标王疫苗”到博士“组团”下乡 山东农业总产值破万亿背后有双“科技的翅膀”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时,作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8年过去了,山东省农科院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山东省农业总产值突破万亿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一支疫苗拍出“天价”的背后:多项技术屡创全国第一

“6000万第一次,6000万第二次,6000万第三次!”今年10月31日,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术报告楼礼堂,经过15次激烈“交锋”,起拍价为5300万元的布鲁氏菌活疫苗(粗糙型)生产使用权,最终以6000万元成交,成为山东省农科院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的“标王”。

这不是山东省农科院第一次尝试以拍卖的形式举行成果拍卖。2020年10月,山东省农科院在全国首创以拍卖会的形式来推广科技成果。最终,这次拍卖的24项新成果新技术全部成交,成交总额达1.1亿元,溢价率103.8%。

山东省农科院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现场

而一年之后的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上,37项新成果最终拍出11165.8万元,无论是拍卖成果数量还是拍卖价格,均再创新高。

“想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产生社会价值。”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表示,通过创新成果交易方式,实现拍卖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打造成果转化品牌活动,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其实,通过拍卖会推广农科成果只是山东省农科院践行“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的一个缩影。

8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实施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创建“三稳一活”创新机制,坚持自主选题、协同攻关,解决山东农业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问题。围绕总书记提及的13个特色农产品和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与地方政府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7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全省优势农业产业全覆盖。整合省市科研力量,联合省市县农技推广中心,共同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县(市)、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实现科研创新试验田、技术推广示范田、产业发展样板田“三田合一”。

山东省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济麦22连续9年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累计超过3亿亩,增产小麦270亿斤。“矮杰”甜樱桃矮化砧木新品种以1250万元的价格转让,创我国果树品种转让费纪录。花生单粒精播技术,创亩产782.6公斤的世界纪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冉培育出的耐盐碱大豆品种“齐黄34”,先后以亩产353.45公斤、302.6公斤创我国夏大豆高产纪录和盐碱地单产纪录。

助力乡村振兴:数百名博士“组团”下乡,奔赴生产主战场

除了技术创新,山东省农科院还结合自身的人才优势,探索出科技联结农业、科研院所联结农村、科技专家联结农民,逐步实现农业智慧化、优质化、品牌化的农科“三联三化”模式。这种模式也被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七大模式之一。

“三个突破”战略便是从这种模式中演变而来。

2020年,山东省农科院启动了“三个突破”战略:选择东部的烟台招远、中部的临沂费县、西部的菏泽郓城为三个样板点,利用3年时间,选派300名科研人员,打造若干个单体示范模式。截至今年11月24日,山东省农科院已累计向三个县派出两批348人的挂职队伍。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人中既有二级研究员郑礼这样的大专家,也有农科院新引进的学历层次高的海归博士。

山东省农科院女博士田丽丽来到招远槐花岭家庭农场挂职后,带来了新技术,也给这片茶园带来了新的生机。2021年10月,田丽丽(左)正跟农场主一起观察茶叶长势。

费县农民贾理昌是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战略实施的受益者之一。2019年,已经是当地有名的种枣大户的老贾,在新闻上看到大棚里种的脆枣挣钱,便突发奇想,照着从各种资料上学来的知识,划出一片枣树,扣起了4个大棚。他没想到的是,一年之后,4个大棚几百棵枣树上,只结出了一颗枣。

自嘲的老贾,将一张手托着这颗枣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准备5万元将它“拍卖”。

老贾的“遭遇”也惊动了准备前往费县报到的山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枣树项目组博士王中堂。正式报到前,他专门协调省农科院8个所22名专家,在老贾的大棚里来了一场“会诊”。最终,确定导致老贾枣树严重减产的原因是大棚未留放风口,未配置加湿装置,花期温度过高,湿度过低,不具备枣花坐果的环境条件,还有就是绿盲蝽虫害较重,破坏花器,影响坐果。

对此,王中堂联合农科院其他相关所研发了低残高效精准药剂+性诱剂捕杀综合防治技术,并对大棚进行结构改造。今年8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老贾的大棚里看到,大棚里的脆枣已挂满枝头。

在王中堂的鼓励下,今年,他和妻子又贷款将大棚数量增加至19个。老贾说,由于大棚脆枣比露地提早成熟近一个月,所以价格是露地栽培的3-4倍,能达到30元一斤左右,照这样算,建19个大棚的成本基本当年就能收回来。

在郓城挂职的山东省农科院博士王金平,被当地种植户赞为“果树专家”。转眼又到了果子丰收的时节,王金平博士(左)正跟当地村干部交流梨的生长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的不仅是老贾这样的农户,还有双塔粉丝、华宝食品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目前,三个工作组已经围绕粮食、蔬菜、果树、畜牧、家禽、食用菌等24个产业链部署实施“链长制”。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办公室副主任杨萍介绍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三个工作组已累计协助地方争取项目15个,资金2.98亿元;协助地方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6个,合同金额10.97亿元;已初步探索出整县域打造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农科模式,以及链长制模式、利益共同体模式、科教兴村模式、产业兴镇模式、“科技+”模式、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科研转化推广一体化模式等“1+N”模式。

“鲲鹏展翅,一翼千里”。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省农科院将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总战略、以“推倒四面墙、迎来八面风”为总基调、以“实干兴院”为总要求、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总目标,牢记嘱托再出发,让农民挑上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让农业和乡村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振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