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渡口镇:“三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

□通讯员叶中华王玉欣报道

德州新闻网讯 11月15日,义渡口镇大李村村委会南边的小公园内,村民三五成群坐在长凳上拉家常,看着不远处的孩子玩耍,一幅恬静闲适的乡村生活映入眼帘。“集体富了,村庄美了,乡风好了,群众乐了! ”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喜笑颜开。

近年来,义渡口镇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通过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强化了村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格局中的核心地位,调动了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启了党建引领村庄发展的生动局面。

党建引领增强发展动能

“去年,村支书带领‘两委’班子、种植能手外出参观学习,同时还邀请专家到村里实地考察,现场讲解种植技术。村党支部引良种、管技术、拓销路,终于让村里的油葵特色种植发展起来了。 ”戊极刘村村民刘传信说。

办好农村事,关键在党组织。义渡口镇坚持输血、造血并重,坚持党建引领,促使基层组织强起来、壮起来。以人才为支撑,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一方面坚持“1+1”工作法选好班子,以主题党日为契机,走访优秀人才并建立台账,形成人才回引热潮;积极参加并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新时代农民,为乡村善治注入“人才动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之前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出门两腿泥;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从没想过村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们村现在也是省级文明村了。 ”谈到村里的变化,北小高村党员高文治深有体会,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带头参与到村里的建设中去。

北小高村的变化只是义渡口镇基层党组织变强的一个缩影。为激发党员干部活力,义渡口镇坚持“赛场练兵”,每季度组织一次农村工作擂台赛,旨在通过“观摩+评比+讨论”的方式,以比促学、以观促干,在观摩中找差距、在评比中补短板、在讨论中寻亮点,全镇上下比学赶超,干劲十足。

“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

义渡口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健全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将治理手段数字化。义渡口镇探索建立“互联网+九长合一”村民自治机制,将林长、路长、河长、田长、湖长、警长(警务助理)、网格长、胡同长、巡查长合而化一,设立村事专管员;定期举办法治宣讲活动,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专管员、基层党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探索农村“小微权力”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运行的有效路径。

“作为一名村支书,让我最骄傲的就是自我上任后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上访事件。我们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村里持续强化法治观念,使大量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初始状态。 ”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广勇说。

义渡口镇以周家村为试点,健全农村法治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法制宣传“进班子、进家庭、进生活、进社会、进心灵”五进工作法,修建法治广场并定期举办法治宣讲活动,潜移默化中将法治观念沁入人心,其经验做法在全镇推广。

创新激发发展潜能

义渡口镇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核心,以党支部为龙头,建立健全了组织联合体框架,创建组织联合体7个,并通过以强带弱、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等模式,采取“党建联合体+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与中粮集团、中化集团签订协议,种植强筋麦、糯玉米。同时积极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今年全镇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项目区内小麦单产比非项目区提高5%以上,亩增收130元以上。

“我们村合作社是党支部领办的,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农机服务。 ”大李村党支部书记、裕丰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功华说。

义渡口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轴心”,集聚企业、电商网点、邮政等各类资源,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切实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下沉涉及民政、残联等共计136项服务事项,彻底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里现在修了小公园,是村民闲暇时的好去处,这都是咱镇上建设美丽乡村带来的大变化! ”细数村子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毛李村村民李方军赞叹不已。

义渡口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涉及危旧房改造、新建健身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基层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激发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改善生活习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三治融合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破解了许多基层难题,村里越来越和谐,发展后劲也更足了。 ”戊极刘村党支部书记刘一锋说。

义渡口镇党委书记刘金伟告诉笔者,下一步该镇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为路径,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启动、扩大效果的思路,全面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夯实乡村振兴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