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的包裹袋、喝完的奶茶杯、用过的卫生纸……这些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在被扔到垃圾桶之后,将会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在德州,每天会产生大约3700吨的生活垃圾,那么这些垃圾去了哪,将会经历什么呢?
一大早,在乐陵市市中街道苏家村,村民将前一天家里产生的垃圾倒进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分好类“躺在”垃圾桶里的垃圾就会坐上“专车”被运送至就近的垃圾转运。
“我们建设21座垃圾转运站,承载着城区和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清运工作,把垃圾转运过来之后进行压缩、消杀、中转。”德州乐洁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婷介绍说。
经过一系列密封操作后,生活垃圾的个头变小,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新朋友”汇集成了“垃圾大军”中的一员,并被运送到下一个目的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这里,生活垃圾会在全密闭的“家中”进行发酵,在此过程中不会有任何臭气外溢。
“我们承担着宁津、乐陵、庆云三个县的垃圾处置工作。生活垃圾将在垃圾仓里发酵七到十天,然后再进入垃圾炉在1000度的高温下进行焚烧,燃烧以后产生的过热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乐陵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茂告诉记者。
经过焚烧后的垃圾也实现了“涅槃重生”,一部分余热用于发电上网,仅这一个发电厂年发电量达1亿度,相当于3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部分余热还可实现供热、供汽,同时,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4.6万吨。与以往的填埋方式相比,现在通过焚烧,垃圾不仅“重生”,还全部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借助于垃圾焚烧发电这个项目,我们又建设了二期餐厨处理及污水粪便处理、飞灰填埋炉渣处理、建筑垃圾处理项目,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垃圾处理体系,进行闭环式处理。”乐陵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国勇说到。
生活垃圾治理涉及千家万户,不仅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近年来,德州市持续不断完善垃圾处理体系,目前已建成运行6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能力45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率已达100%,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零填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高红岩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