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德州最美职​工”李钊鹏:城市供水管网的守护者

当我们打开水龙头

自来水哗哗流淌时

你可知有这样一群人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无论冰冻刺骨的冬季

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季

哪里供水管道破裂

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时刻维护着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用水

365天24小时待命

冬天一身冰甲、夏天一身泥水

他们就是水务人

李钊鹏已连续5年除夕夜在岗

每年平均参与各类抢修维修工作600余次

排查供水设备500余台次




李钊鹏,37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03年部队退伍后参加工作,现任德州市天润自来水有限公司第四党支部纪检委员、管网管理中心行政综合班主管。

这些年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职责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光荣任务,时时事事冲锋在前,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把管钳的小康梦”

李钊鹏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他深知应对自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首先就务必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不断地参加各种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除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用自身行动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且按照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透过一系列的学习,他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更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热爱水务工作。

去年,在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国梦 新时代 话小康”宣讲比赛中李钊鹏代表水务集团参赛。虽从未有过参赛经历,但经过精心准备,分别在财金集团、德州市国资委举办的预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被中共德州市委讲师团聘用为百姓宣讲师。同年12月又在德州市总工会举办的“时代新人说”演讲比赛中代表水务集团参赛并荣获一等奖。今年3月在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聘为德州城区退役军人红色文化宣讲员。还多次被评为公司工会积极分子及2020年度集团最佳劳模等。

“一把管钳的小康梦”是李钊鹏此次宣讲的题目,他讲出了管线维修工这些年来,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工作精神及工作状态,因工作需要今年李钊鹏从一线抢修岗位转到行政班工作,但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管道维修工,他不仅能很好地完成部门内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还依旧担负着维修抢险工作。作为党员的他主动要求春节期间值班,已连续5年在岗位上度过除夕夜;他每年平均参与各类抢修维修工作600余次,排查供水设备500余台次。面对任何险恶的天气和环境,完成任务从不打折扣。



哪里供水管道破裂,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在“水务集结号”支部品牌活动中,李钊鹏先后为东方家园独居老人及美联花园家中有婴儿的家庭解决了用水难题,受到了用户一致好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踊跃参加各项比赛与活动,积极带动支部党员广泛参与,切实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在管网中心对运粮路400开口闸门进行夜间拆除作业时,凌晨3点多,施工已进入关键阶段,管网中心维修人员已全部上阵,此时管网中心接到调度部门电话,通知新湖南路出租车公司门口有漏水,必须马上排查处理,原本负责现场拍照的李钊鹏立刻自告奋勇要求执行抢修任务。由于出租车公司门口管网埋深错综复杂,使挖掘工作进行的非常缓慢,直到第二日下午4点,李钊鹏才完成抢修工作。

2019年年初的一个冬夜,三八路凤凰国际小区供水主管道突然破裂,当时气温低至零下15度,主管道的破裂不仅影响居民用水,还会影响暖气供热。为了把影响降到最低,接到抢修任务的李钊鹏一分钟都不敢耽搁,迅速做出反应,组织抢修人员和设备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连夜抢修,他顾不得带水作业的刺骨寒冷,在作业坑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心里只想着早一点再早一点恢复供水。当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打开闸门的那一刻,他才松了一口气,才发觉一直泡在冰水里的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全身湿透的李钊鹏已然成了“冰人”。

在南龙国际花园小区11号楼前110PE管道破裂的抢修任务中突降大暴雨,被雨水浇透了,李钊鹏也毫无顾及,他克服了暴雨造成视线不佳的困难,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供水,刚刚收工他又接到新任务,就这样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一直坚守在岗位直到凌晨2点,大伙儿问他累不累,他说:把老百姓用水放到第一位的信念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参加工作以来,经年累月地埋头苦干早已成为一种习惯,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任劳任怨、冲锋在前的牺牲精神早已深入李钊鹏的骨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李钊鹏影响和带动了更多职工共同成长进步,为企业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建设作出了贡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张圣祺 编辑 | 刘臻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