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两所”攥指成拳解纠纷
□通讯员黄敏李晓报道
德州新闻网讯 “因为一点小事和邻居发生纠纷,我还发愁如何解决,没想到法官这么快就帮着调解了。”11月26日,我区徐庄村村民刘某特意来到区法院丁庄法庭,握着庭长张勇的手不停说着感谢。
该案中,刘某和张某是近邻,双方因房屋纠纷发生冲突,后演变成口角,继而产生肢体冲突。随后,张某来到安德派出所报警,并称要将邻居起诉到法院。“这起案件涉及相邻关系纠纷,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化解邻里矛盾。 ”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民警立即通知张勇和丁庄法庭法官解云辉,借助“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与当地司法所、社区取得联系,商讨调解事宜。
调解当天,张勇、解云辉与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涉案房屋,实地查看房屋现状。“你们在自家阳台搭建违章建筑,这种行为影响房屋整体安全,你俩都有责任。 ”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法官对该案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安全责任等进行分析,耐心向当事人进行解释说明,随着调解深入,双方当事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司法所工作人员趁热打铁,凭借化解基层群众纠纷方面的经验,从情理方面不断给当事人做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同意一起拆除违章建筑,并于调解当日完成司法确认。
“现在派出所或法庭收到案件后,都会通过‘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第一时间进行沟通,镇街、社区等也会根据具体需要参与调解,共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张勇介绍。
所谓“一庭两所”,就是由“法庭干警+派出所干警+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常驻调解小组,对辖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三家联合响应,合力进行化解。今年8月,陵城区法院丁庄法庭与安德派出所、安德司法所联合成立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并以此为试点向全县铺开,形成“诉”与“非诉”功能的互补。
对于发生在基层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一庭两所”攥指成拳,提前介入共同调处,减少诉讼;对符合司法确认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及时确认协议效力。通过繁简分流、调解前置、联合调处,大量简单案件在诉前得以化解。截至目前,“一庭两所”调解工作室共参与化解纠纷52件次,构建起上下联通、多元参与、分层过滤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
“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前沿阵地,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通过举办调解技能培训班、点评调解文书、邀请旁听案件审理等形式,促进调解员业务技能提升。 ”区法院院长耿曙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