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谁家婚丧嫁娶,都不用费心考虑是到饭店办、还是在家自己操办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有专人操办把关,杜绝了大操大办的传统陋习,既省钱又省心。” 12月9日,在乐陵市化楼镇东郑村,村民们纷纷感慨,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大家省心了,村风和民风也更好了。
在日前省民政厅、省文明办联合开展的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东郑村红白理事会经验做法入选。
东郑村的红白理事会于2015年成立,由村里5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同志担任成员。东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后,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上门服务,严格标准流程,杜绝了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现象。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移风易俗关键是党员干部这个“领头羊”。东郑村从党员干部抓起,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厉行节约,从自身做起,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在群众中起到带头示范、表率作用,并主动充当移风易俗宣传员,带动群众树立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理念。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里的党员干部都带头不办酒、不收礼,我们也不好意思拖后腿,移风易俗是好事,结婚彩礼不要了,回头我儿子孙子都要受益呢。”东郑村村民郑敦侠掰着手指算起了经济账:原来办一场白事最少要1万多元,现在还不到1000元。
东郑村有202户、800口人,1300多亩耕地。2016年,东郑村的祠堂建成,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群众都不愿平掉坟头进祠堂。当时全村有500多座坟头,占用耕地60多亩,无论哪一方地块都有坟头,极大妨碍了农田耕作,浪费了土地资源,并且坟头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红白理事会成员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入户做工作、带头平自家坟头等措施,最终全村202户村民都同意了平坟头进祠堂,并摁上了红手印,东郑村也成为全镇第一个没有坟头的村。
今年以来,东郑村开展了新一轮以丧事简办为核心的殡葬改革。过去人去世后,一般三日安葬,有的还排五排七,需要装棺入殓、辞灵、送殡、烧七等,步骤繁琐。“一些群众本就生活困难,一年到头光送人情、操办红白喜事就要负担一大笔开支。”东郑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郑本营介绍。
今年红白理事会完善了丧事办理流程和办理标准,摒弃丧葬陋习,进一步简化治丧程序,村民从去世到安葬,都要经过“三点一线”的固定路线,就是在家里或医院去世后,直接到殡仪馆火化,再到祠堂安放骨灰,治丧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严格实行不扎纸草、不穿戴孝布、不设宴、不送花圈“四不”治丧标准。丧事办理时间缩短了,程序简化了,帮忙的人减少了,既省时省工又省钱。再加上村民去世后,运送遗体、火化、购买骨灰盒、安放骨灰都可以享受到政府的殡葬惠民政策,整个治丧过程花费极少。“在大家看来,这个红白理事会有点‘抠门’,但却很受村民欢迎。” 东郑村党支部书记郑本华表示。
该村在推行丧事简办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孝德培育工作,倡导厚养薄葬、尊老孝亲的良好风气。63岁的郑敦国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孝子,长年照顾92岁的母亲,郑敦国有兄弟5人,他排行老三,但是由于兄弟们有的在外地,有的身体不好,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到了他的身上。多年来,他每天照顾陪伴母亲,从未有过怨言。村里人常羡慕地对他说:“能有这样长寿的母亲真好。”
东郑村每年定期邀请医疗机构到村内开展义诊活动,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群众自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
“红白理事会的工作既让村民摆脱了‘面子’的束缚,又契合了村民‘里子’的心理需求,起到了改变传统习俗、引领文明新风的积极作用,真正做到抵制陋习,让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之风吹到千家万户。”乐陵市化楼镇党委书记温海东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赵治红 通讯员|郝坤 董恒
审核|胥爱珍 终审|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