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作代会代表邢庆杰:让文学真正成为火炬与号角 凝聚人 温暖人 鼓舞人

12月14日上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16日下午,记者连线了仍在北京参会的全国作代会代表邢庆杰。

邢庆杰现为德州市文联专业作家,德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全委委员。人们对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诸多小说获奖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被人冠以“获奖专业户”。说起他的文学创作,颇具传奇色彩: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即走向社会,因初中时作文每次都成为班内范文,让他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从农民、农民工,再到公司办公室文员,他一直笔耕不辍,1990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处女作,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文艺报》《小说月报·原创版》等刊发表作品40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家文摘》等转载,入选过《2008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等100多种海内外选本。曾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优秀短篇小说奖”等30多个文学奖项。目前,已经出版《油菜花开香两岸》《一九八七年的情诗》等小说专著24部。他也于2012年被评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被评为“德州市首届文化英才”、2015年被评为“德州市首届文化名家”。2021年他收获颇丰,继获得全国第九届金麻雀奖后,再获新西兰“三公爵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特等奖。虽说他多年以中短篇小说创作为主,小小说创作虽说只是他的“兼职”,但如今他已几乎拿遍国内各种奖项。

作为作协主席,扶持新人,奖掖后辈成为他日常工作很重要的部分。近几年,在德州市文联领导下,市作协非常重视对文学创作队伍的培养,通过举办高研班、文学采风、征文等活动,多项并举,促进德州文学事业的发展,活跃了文学创作氛围、培养了文学创作队伍,使德州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广大作家积极深入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潜心创作,催生了灿烂的文学之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我也是从基层文学爱好者走过来的。”他说,他知道基层文学爱好者的创作之路多么艰难,所以,在他为德州市文联主办的《鲁北文学》编辑文学作品时,对基层作者的来稿,总是悉心指点,修改后尽量予以发表,很多作者看到自己作品初次变成铅字,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目前,德州的小说和诗歌创作成就在全省位列前茅,一大批作家的作品走出山东,作品陆续登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小说月报·原创版》等文学大刊,部分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名刊转载。诗人的作品频频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国内诗歌名刊发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散文、儿童文学、文学评论也各有斩获,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我市作家共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儿童文学、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专著100余部,获全国、省市级文学奖200余项。对有了一定成就的作者,他及时推荐其加入省和国家作协。目前,我市共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9人,省作协会员151人,其中,大多数是近10年入会的新人。

邢庆杰虽然是第二次参加文代会,第一次参加文代会是5年前的2016年的文代会。但他仍然难掩激动。 “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我感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邢庆杰说,“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对文艺工作的五点希望,是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饱含着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作为一个作家,一名文学工作者,我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记录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同时要积极引导广大文学爱好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用文字讴歌人间正道,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为时代的发展注入精神力量,使文学真正成为火炬与号角,凝聚人,温暖人,鼓舞人,给人以智慧、勇气与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