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善淤、善决、善徙”,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历史上的多次泛滥导致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遍地黄泥沙,四处难见绿,曾经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写照。
不过,如果现在漫步于黄河山东段两岸,不难发现,目之所及,皆是绿意。昔日黄泥地,今朝着绿衫,古老的黄河正在变换妆容。
黄河曾经“横行无忌”
探究黄河在山东的巨变,需要把目光投向1855年,也就是咸丰五年。这一年,黄河再次决口。洪水若脱缰的野马从河南铜瓦厢冲出,到兰考县东坝头改道向东北流,穿运河夺大清河,至垦利县流入渤海。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就此形成。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若是在太平年代,洪水来袭,政府理应全力救灾。但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之中,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英法美俄威逼。清政府根本没有精力应对黄河泛滥造成的灾难,任由黄河在山东横冲直撞。一直到了光绪十年,清政府才腾出手来,修筑好了黄河堤坝。从咸丰五年到光绪十年,近三十年的时间,清政府对于黄河的治理,一直处在“放羊”状态。民间力量反而成了治河的主力。比如济南泺口镇的盐商关呈麟,在洪水来袭的时候,便召集群众在刘家沟一带堵截缺口,筑埝三十余米。历城县遥墙村的村民王湘圃也倡议筑埝防卫。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民间筑埝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因为分散修筑,标准不一,埝身单薄矮小,互不连贯,防御洪水的效果并不明显。黄河仍随时侵扰沿河的村落,冲毁两岸的良田。
△如今的黄河济南泺口段。因为历史欠账太多,黄河山东段生态环境渐趋恶化。其中,泥沙的堆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最大。黄河多沙闻名天下。历史上,黄河下游河患多,除社会因素外,大量泥沙淤积河道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间,其来沙量占全流域总沙量的90%以上。黄河洪水及所挟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山东沿黄地区的自然水系。据《山东省志·黄河志》统计,新中国成立前,黄河侵淤徒骇河60次,赵王河47次,万福河37次,小清河20次,马颊河7次;侵淤北五湖22次,南四湖20次。黄河的冲击,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浅,削弱了河湖的蓄泄能力,加重了山东沿黄地区的洪涝灾害。△黄河的冲击,造成山东沿黄地区水系的紊乱。此外,因黄河改道,沿岸人民只能用黄河水进行灌溉。黄河水中不仅夹带大量的泥沙,还含有大量的盐碱。长期灌溉之后,土地不断盐碱化。1949年,菏泽、聊城、德州、惠民(今滨州与东营)、济南5地市,有盐碱地554.4万亩,1962年增至1191.2万亩。不得不说,黄河在历史上给山东人民带来了很多苦涩的回忆。
治理黄河,山东一直在行动
能否处理好泥沙,是黄河山东段生态治理的难点所在。客观而言,攻克这个难点,挑战不小。但是,山东人民迎难而上,坚决要把黄河变成一条“幸福河”。△山东誓让黄河变成“幸福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就没有根基。黄河流经山东9个市25个县(市、区),从菏泽市东明县入境,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在山东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2%。常住人口占沿黄9省(区)的24%,经济总量占32%,进出口总额占50%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山东沿黄地区是山东不能忽视的“半壁江山”。山东要实现全方位走在前,不可能绕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难关。在治理黄河方面,山东人曾经积累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教科书上说山东沿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这个成果得来不易。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沿黄地区很多都是盐碱涝洼地,在当时济南郊区历城县16.8万亩农田中,因旱季盐碱灾害绝产的竟有7.8万亩,且产量很低,每亩收成只有几十公斤。
△山东沿黄地区的盐碱地。山东沿黄地区群众为了摆脱沙荒盐碱危害,曾采取过深翻土地、移土压沙和修筑台田、条田、沟洫畦田等多种治理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作用,但整个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因此得到显著改善。1956年,山东兴建了北店子、曹家圈、老徐庄、小鲁庄等7处引黄灌溉虹吸工程,开辟虹吸灌区,直接使粮食产量翻了番。1964年,基于济南修防处在引黄放淤改土取得的明显成效和两年来引黄复灌取得的成功经验,济南历城县委选择自然条件较差的药山、丁太鲁、姬家庄、河套圈、七里堡等5个大队的1.8万亩为水稻试验区。当年,5个大队1.8万亩水稻喜获丰收,单产稻谷均在300斤以上,高产田达到800斤,5个大队实现一年翻身。
△黄河两岸稻谷香。“药山稻改”成功后,历城县的种植经验迅速向全市沿黄区域推广。我们现在能够吃上美味的黄河水稻,应该感谢当年的开拓者。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拓荒者,肆虐的黄河才逐渐被“驯服”,并不断造福山东人民。
让黄泥滩穿上绿衫
改造盐碱地,产出好粮食,山东人民并不满足,只有为昔日的黄泥滩穿上绿装,让黄河两岸鸟语花香,才能让两岸居民生活得更放心、更舒心。
其一,是改善沉沙池的环境。聊城位山灌区,受长期沉沙、清淤弃土所致,沉沙池池区内流沙遍地,草木稀疏,几乎年年遭遇沙尘。为了改善位山灌区的生态环境,聊城市政府确定了“政策性主导、社会多元化融资、产业市场化运作、突出水文化特色”的生态治理模式,积极改善沉沙池周边生态环境、发展池区湿地观光旅游,充分利用“水、林、沙”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昔日的沉沙池变了模样。
△聊城位山黄河公园。如今的位山黄河公园,天蓝水碧、道路平整、芦苇青青、鱼戏其间,游人徜徉其间,怡然自得。昔日流沙遍地的黄河滩,展开了一幅疏密有致、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其二,是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济南,着力加快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因地制宜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打造出独具山水泉城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风貌带。济南黄河两岸淤背区内,一排排新植的白皮松、雪松等绿植和原来栽植的银杏、白蜡、法桐、国槐、垂柳、红叶李、杜仲、楸树等绿化树木,守卫着滚滚东流的大河,黄河新颜入画来。今天,在山东沿黄而下,处处可见风景优美的森林公园、生态长廊,黄河沿岸正在成为市民生活、旅游休闲的胜地。△济南黄河大坝边的银杏林。自助者天助之,历史的机遇也在垂青山东。不久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明确提到“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加大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促进黄河下游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开展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保护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这给山东治理黄河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道路。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明确了此后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主攻方向。可以预见,未来黄河山东段风景将会更加漂亮,环境将会更加宜人。
从滩区的“进化”看群众的获得感
在山东治理黄河,“黄河滩区”是一块硬骨头。
滩区指的是黄河河槽和防汛大堤之间的土地。滩区既发挥行洪、滞洪作用,又承载着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滩区面积1702平方公里,60万名群众居住其间。
△位于菏泽的黄河滩区。由于黄河滩区灾害频繁,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与滩区外相比,明显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种植结构简单,产量低而不稳,多数滩区基本上没有工业项目。安居难、娶亲难、致富难、出行难、上学难,种种难处让黄河滩区群众吃尽了苦头。菏泽市鄄城县李进士堂镇田楼村是一个典型的滩区村。这个村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 “有女不嫁黄河滩”。在滩区,谁家生了儿子添了人口,喜悦的同时也有几分焦虑,因为这意味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像燕子衔泥垒窝一样,一锨土一锨土地堆筑一处高高的房台。△生活在“黄河滩区”的群众都有一个“安居梦”。济宁市梁山县赵堌堆乡郭蔡村也处在黄河滩区。黄河漫滩时,一年只能收一季麦子,玉米、大豆、花生、地瓜等秋收作物基本收不了。村民常念叨:“黄河,给个秋吧,给个秋吧,一麻袋的工分又白瞎了。”让滩区美起来,让滩区群众幸福起来,必须完成滩区迁建任务。为此,山东有关部门下了不少工夫。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抽调精兵强将,在1702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上,全省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十万多名建设者集结鏖战,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目前,迁建任务已基本完成,60万滩区群众有了“稳稳的家”。都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黄河滩区群众住得安稳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全力致富了。
△黄河滩区“旧貌换新颜”。黄河滩区群众手里有致富的“密码”。像菏泽市东明县,就借助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改善,逐步建设了集智慧农业、科研院校合作、精品西甜瓜生产、优质种苗繁育、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五大板块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实现了从“美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黄河滩区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山东人民在拥抱黄河的同时,也认识了黄河的“模样”,摸清了黄河的“脾气”,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机勃勃的黄河流域迸发着强劲动能,已经成为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黄河奔流,如同号角齐鸣,山东人民走在前列,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