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姜圣恩:小胡同里的童年

小时候,住在县计生局家属院。那个小胡同,承载着我近10年的回忆。

那是爸爸原先工作单位的家属院,20多年的老房子,很是破旧,我家是一楼,光线不好,通风也不好,唯一好的就是前面有个小院子,奶奶在院子里种了柿子树、无花果树、香椿树、葡萄树……院子里还有一个小屋,里面全是爸爸的书。

小胡同里有许多小伙伴,到现在我也依稀记得她们的名字:果果、美涵、琦琦……上小学前,我们总会在一起玩儿,有时去胡同尾转转,有时会在胡同头的车库捉迷藏,有时在小院子里玩“过家家”。中午放学,我们也会在胡同口集合一起玩儿,爸妈在厨房做饭,小伙伴就会在外面敲敲玻璃,我就出门去玩儿。

胡同里的爷爷奶奶们特别和蔼,我们一起玩儿时,爷爷奶奶们就会围成一个圈儿,摇着蒲扇,拉拉家常,还会笑着提醒我们:“妮儿,别摔着!”

可是,老房子终究是老房子,在我10岁的时候,爸妈买了新楼房。这里的邻居可没那么热情,见了面只有笑笑,一个小伙伴儿也没有,过个年一点儿年味儿都没有,连拜年的人都没有。

因为疫情,这边小区不许外人随便出入。今年暑假,爸妈把原先家属院的房子装修一下,打算在那里教学生。那天,我去看着装修,回到这个胡同,却发现已经没有爷爷奶奶们拉家常的身影,原来一起玩儿的小伙伴也都搬走了,小胡同没有了原来的热闹,冷冷清清的。

我走到家门口的储藏室,发现几年前在储藏室门口的水泥斜坡上,用爸爸教学的粉笔写的名字还没有掉。

我又来到厨房的窗下,在那站着,敲敲窗户,一刹那间,仿佛听见小伙伴在喊:“姜圣恩,快点儿出来玩儿!”我往后退了几步,两只手拢在嘴边,向楼上大喊:“琦琦,快下来!我们都全啦!”却没有人再探出小脑袋回应:“等下,我刚起!”

一瞬间,我眼眶湿润了,眼泪落在地上,打湿了我们7年前在地上写的名字……也许我们几个现在再见面,只会微微一笑,点下头了吧。

原来最让人伤怀的,是物是人非……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石少军 于春芝
审核|钟伟 终审|胥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