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韩春林:老村里的“田园复兴梦”

悠悠岁月,似水流年。转眼已进入21世纪。我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的中专生,也迈入花甲行列了。

岁月的叶尖晾晒着故乡的光阴,每次梦回总是怀念着老村的一砖一瓦,当儿时的往事在记忆中浮现,才发现,四季轮回,老村,已经不是梦里儿时的模样,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老村演绎了旧貌换新颜的“田园复兴梦”。

我的家在齐河县华店镇韩辛村,随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尤其是实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变化日新月异,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这就不能不提我的父亲——当年韩辛村的党支部书记。

父亲于1956年毕业于济南市利达中学(今济南第二十中学)。196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团支书、会计、青年队队长、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那时的父亲高中毕业后曾立志当一名军人——空军,经政审、考试、体检,全部合格通过。就在应征入伍时,奶奶病倒了,爷爷年老体弱,加上当时父亲家里的弟弟妹妹还没上学,无奈只能回家务农并照顾两位老人。

倔犟的父亲下定决心,就是在农村也要干出一番事业来。那时候,他就畅想了建设我村的几个蓝图,并且逐步地加以落实。

先说说电,我村在1980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初,父亲不辞辛苦地宣传、讲解、落实国家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那绝对是一个农业时代,土地便是所有的财富来源,分地后种植的经济作物是棉花、红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和地瓜。到1982年,全村购进了十几辆拖拉机,节省了劳动力。父亲又协调乡政府,在华店率先购进变压器,很快为全村通电照明,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随之20几台电视机也陆续进入农户,让村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精神生活。

在农村,就绕不开农田。在农家靠天吃饭的日子里,农田水利建设是重中之重。早年间,我村有句顺口溜:“东西洼,南北洼,蛤蟆尿泡就淹洼。”由于我村地势较低,遇上水灾的年头,地里一片汪洋无处排泄,眼巴巴地看着一片片好端端的庄稼被淹,甚至颗粒无收。作为支部书记的父亲,亲眼目睹过这一幕,他绝不允许再发生这让人心痛的事情。于是,他带领村民义务整修涵洞,疏通沟渠,筑牢堤坝,淘顺机井,大大减少了旱涝灾害,切实保证了农业的收成。

再说说住房那些事儿,到1985年的时候,村民都解决了温饱问题,手里有了存款。好多农户为改善居住环境,想拆掉土坯房,盖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父亲就根据村民意愿,及时召开村委会议,同意在村北划出宅基地,统一规划、设计,横成排,竖成列,整个村庄的房屋排列有序。这也成为全乡规划宅基地的一大亮点,好多村都来参观学习。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一点也不假。当时,进村只有一条土路,又窄又不平,村委会一致决定,老路加宽,铺成柏油路,村南再直修一条东西路,东接华焦路。两条路的重新修整,路灯的安装,方便了村民和车辆的出入,也成为华店有史以来第一条村庄硬化路。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培养下一代,村委会决定义务盖学校。说干就干,父亲当天就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们也积极拥护,群情激昂,仅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盖起了一座占地近10亩的村小学。此后10年间先后考出十几名中专生和大学生,包括我和我的两个姐姐。这些学子们毕业后在各行各业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人才培养与输出率在华店50多个村庄中独占鳌头。

有付出就有回报,父亲多次参加了县人代会和党代会,多次到先进的外省市观摩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带回到村里。

老村越发展越好,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村里参观。有省里的、有别的县市区的……面对人们啧啧的赞叹声,父亲只是憨厚一笑。“这些变化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父亲说,“只要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放在心上,为群众办真事,办实事,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回首往事,30多年过去了,如今,韩辛村早已脱贫,年轻人出外打工,年收入八万元以上,绝大部分都已在乡镇社区或者县城买了楼房,生活达到了小康。再回老村,抬眼远望,条条大路连接南北通途。又看看身边,村里硬化的地面、架设的路灯,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心里又生出一丝欣慰,感觉到乡村不会被遗忘,老村也正在经历着发展中的阵痛和嬗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老村的未来与希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石少军 于春芝
审核|钟伟 终审|胥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