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引领、一轴支撑、两翼齐飞!德州市开发区未来5年这样发展

新发展格局来了!

12月22日

德州市发改委印发

《德州市开发区

总体发展规划(2021-2025年)》

这是我市对全市12个

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发展

制定的首个总体规划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

德州市开发区将形成

“一圈引领、一轴支撑、两翼齐飞”

新发展布局





德州市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2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家,省级开发区10家。2020年,全市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55亿元,贡献税收128.4亿元,税收收入占全市的83.3%。


德州开发区发展将聚焦“一个核心、三个定位、六大能级”,即——


  • 突出全市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 围绕打造全市高新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活力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大定位

  • 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开放、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体制机制等六大发展能级

确定了“一圈引领、一轴支撑、两翼齐飞”的新发展布局——



“一圈”即以德州天衢新区引领的圈层


以建设德州天衢新区为重大机遇,发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作用,依托市级公共资源主承载地优势,放大经济半径,辐射带动山东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山东陵城区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德州市区域经济核心区。


2025年,天衢新区生产总值突破650亿元,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山东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超过400亿元,山东陵城区经济开发区超过250亿元。


“一轴” 即以京沪高铁为发展轴线


以京沪高速高铁线为发展轴线,以山东齐河经济开发区、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平原经济开发区和山东临邑经济开发区为组团,打造京沪高铁交通主干线上的产业隆起带。


到2025年,山东齐河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山东临邑经济开发区超过400亿元,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超过350亿元,山东平原经济开发区超过300亿元。


“两翼齐飞”发展组团

“西翼”包括武城和夏津经济开发区

“东翼”包括宁乐庆三地经济开发区


“西翼”发展组团,包括山东武城经济开发区、山东夏津经济开发区。鼓励两县开发区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高质、高端、高效产业协同发展方向,提高产业的关联度、科研和生产的结合度, 加强配套协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共同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2025年,山东夏津经济开发区、山东武城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


“东翼”发展组团,包括山东宁津经济开发区、山东乐陵经济开发区和山东庆云经济开发区。围绕共同打造德州“东北翼”城市群, 立足各自比 较优势, 鼓励和引导三县市开发区积极探索协同联动发展新路径,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

到2025年,山东乐陵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山东宁津经济开发区、山东庆云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超过100亿元。

《规划》还明确了

各开发区重点发展方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德州市开发区制造业主导产业布局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要包括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和原天衢工业园。创新高新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先进产业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 


重点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健全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品牌集聚度和区域影响力,全力打造全国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和信息产品制造与应用基地。原天衢工业园依托自身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新材料、绿色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产业。


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依托中央创新谷等平台,主动承接省会济南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和优质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济南北部重要协作区。聚焦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以新材料车、农牧机械、高端零部件等为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功能性食品等为特色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以风力发电装备为特色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山东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围绕“科创名城、智造高地” 总体定位,强化“双招双引” ,争取引进一批国内500强、世界500强企业,全力打造德州对外开放的新高地。瞄准京津产业转移,积极对接省会济南,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大力引进战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产业,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产业承接基地。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孵化园,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链条。


山东陵城区经济开发区

积极推进与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发展。聚焦新能源车及零部件等领域,集聚更多配套企业,打造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健康纺织品和新型纤维纺织面料开发,建设智能纺织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和大豆蛋白生产为主的生物食品企业,抓好高品质功能性蛋白、蛋白肽、膳食纤维、蛋白肉等高端产品研发,加快建成全国一 流的生物农业基地。


山东宁津经济开发区

重点推动体育器材、智能电梯、实木家具、食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全力塑强特色产业新 优势,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装备制造,重点做大做强体育器材产业集群,优化提升电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智能 机器人产业,着力打造以电梯制造、体育器材制造、智能机器人等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食品加工, 依托生猪、活禽等养殖产业基础,做强以生猪、活禽等农产品深加工业,打造京津冀鲁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家具制造,引领家具企业 加大整装设计研发、网络展销体验、智能制造等投入,开发全屋定制、智能家居产品,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中国家具个性化定制梦工厂。


山东庆云经济开发区

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全力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提档升级。装备制造,加快壮大发展体育器材、智能机器人、电梯装备、电力器材、农牧机械装备、高端零部件等产业,打造全国重 要的体育器材制造基地、鲁西北体育户外健身器材基地,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材料,围绕环保新材料细分领域,全力支持企业聚焦前沿技术、关键环节,加大研发力度, 重点发展以碳/碳复合材料、无机传导等为特色新材料产业, 打造国家级高端新材料生产研发应用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积极发展基础电子元器件及器材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山东临邑经济开发区

以深度融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导向,积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崛起,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临邑)示范区。重点有序推动化工企业“进区入园” ,打造在全国具有优势的专业化工产业园。加快膨胀石墨及碳素制品、特种纤维等新材料产业规模, 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集群。


山东齐河经济开发区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 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机器人、激光数控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冶金等特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以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物流,推进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借势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发挥毗邻济南区位优势, 用好省会科创资源密集和技术外溢效应,积极对接山东国际医学中心, 精准引进一批高层次生物医药项目,构建省会经济圈创新共同体,打造“省会研发、齐河转化”产业科技协作模式。


山东平原经济开发区

充分发挥临近省会济南的的交通区位优势,做强生物医药、医养健康、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等制造业主导产业,构建“大而强、小而精”互促共进的产业生态。生物医药,积极引进医药医疗器械强企名企,推动产品升级,加快构建以精神药品生产、绿色原料药、品牌仿制药等为特色的医药产业体系。医养健康,立足玉米深加工,积极发展淀粉及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开发葡萄糖酸钠、海藻糖等高附加值的生物技术产品,引导产业迈向中高端。绿色化工,依托省级化工园区,积极发展肥料化工— 农药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推动化工企业安全绿色发展, 打造山东省高端化工基地。高端零部件,发挥专业园区作用, 做好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推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提升高端零部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山东夏津经济开发区

发挥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优势, 做大做强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纺织服装,依托纺织服装产业基础,提高棉、丝等天然纤维开发利用水平,推进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的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装备制造, 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部件、电力装备等产业,提升设备成套能力,打造装备“智造”基地。新材料,以建设莱赛尔纤维纺织材料项目为契机,定向引进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延展,塑成优势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食品加工,持续做大做强“发达”牌系列小麦粉、面条等中国名牌产品,培育食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山东武城经济开发区

重点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装备制造,瞄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强化 龙头带动,大力引进“专精特新”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层次。新能源,聚焦培育壮大氢能产业,建设氢能产业园区,吸引更多国内外氢能领域头部企业落 户,进一步补强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加快形成氢能产业集群。新材料, 围绕新材料(玻璃钢)产业,大力招引热塑性复合材料、军工航空新材料类项目,促进产品拓展、市场延伸,打造全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山东乐陵经济开发区

重点推动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医养健康等潜力产业,不断健全完善产业链条。装备制造,提升发展以综合性体育器材、科学健身运动终端体育器材为特色的体育器材,打造全国最大的综合竞技体育器材生产基地;加快构建整车及零部件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不断完善农牧机械 装备、五金机械产业链条,着力建设装备制造集聚区。生物医药,依托齐鲁制药乐陵医药产业园,大力吸纳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打造国内最大的合成医药生产基地。医养健康,积极对接玉米加工企业500强沿链招商,引导企业集群化、关联化发展, 不断壮大以功能性食品加工业为特色的医养健康产业规模。绿色化工,依托循环经济示范园以化工新材料等为主攻方向, 引导企业集聚成链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市发改委
编辑|李榕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