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让我梦想成真!”上月30日,德城区北营社区北营村村民李爱珍接过民政协理员送来的电磁炉,感激地说。
80岁的李爱珍一人独居,由于做饭不方便,拥有一台电磁炉成了她的“微心愿”。在民政协理员的帮助下,她的“心愿卡”被德城区慈善总会认领。与此同时,同村的25名困难群众也实现了自己的“微心愿”。
★ 按需救助 ★
为困难群众圆梦
李爱珍所实现的“微心愿”,是德城区在德州市社会大救助体系中探索的一大创新举措。
去年以来,在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推进中,我市聚焦群众“需求侧”,探索实现困难群体需求导向的“微心愿”新功能。作为试点单位,德城区民政局积极探索,以果园社区为试点,运用社会工作理念链接资源,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融入“大救助”,将供给和需求有效结合,形成以社会力量救助为主、慈善总会兜底的救助模式。
“‘微心愿’主要是由低保户、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提出小梦想小心愿,各类救助力量认领帮助圆梦的微公益项目。”德城区民政局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魏向梅介绍,目前共有3种方式可申请“微心愿”。
“第一种方式是民政协理员入户征集,并帮忙填写‘心愿卡’;第二种方式是困难群众可去所在社区的大救助服务站,填写‘心愿卡’;此外,还可在微信搜索‘德救助’小程序,实名注册后在‘微心愿’模块填写心愿。”魏向梅说。截至目前,全区共征集了1437个“微心愿”,需求种类包括棉衣、棉被、米面油、电饭锅、电暖风、家政服务等129种类型。
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德城区面向全区爱心企业发出成立“圆梦”联盟倡议书。
去年10月17日,德城区社会大救助“微心愿”集中认领暨社会力量救助联盟成立大会召开,由136家爱心企业组成的社会力量救助联盟成立,首批10家爱心企业集中认领“微心愿”1337条,涉及金额10万余元。
作为爱心企业代表,联兴集团总经理车炳涛表示:“‘微心愿’是一项微公益项目,企业有义务担起社会责任,为德州的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根据‘微心愿’的种类进行分类。目前,棉被、棉衣、电热毯等急需物品已全部发放到位,电磁炉、电饭煲等小家电将于春节前全部送达。”德城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主任淳月新表示。
★ 公益项目护航 ★
提升弱势群体幸福指数
同样以“微心愿”作为切入点的还有庆云县。他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打造了社会大救助党建服务品牌,设立了“三帮一”扶贫助学、困难群众关爱服务、困难群众动力提升、困难群众大病救助4个系列公益创投项目。
尚堂镇纪王桥村55岁困难群众王玉文和14岁的儿子一起生活,为了照顾孩子,他选择在家附近打零工,挣的钱只够维持家里的基本开销。房子更是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住上新房子。
“我们共收到63个类似王玉文这种困难家庭的‘微心愿’。在实地考察后,我们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为他们进行了危房改造。如今,他们都搬进了新房子,再也不用担心夏天漏雨、冬天挨冻了。”庆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岐说。此外,还帮全县56名孤困儿童改造了“希望小屋”,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独立的学习、生活空间。
为进一步拓宽“圆梦”空间、丰富帮扶内容,庆云县设立公益集市、建立爱心仓库,统一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再根据社会大救助平台对困难群众实时监测评估结果,精准对接其需求。日前,崔口镇崔西北村78岁的特困人员刘振林在“红船领航·情满云城”公益集市上,免费领到了电饭煲。
此外,该县还以“救助领航·送爱到家”为宗旨,重点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内容开展“红船领航·六社同心”公益活动,实现了社会大救助、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慈善资源、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同救助的良好局面。
针对劳有所得类,开展家政、电脑、手工、剪纸等技能培训20余场、培训40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300个,为低收入家庭中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人员拓宽了就业渠道;针对老有所养类,征集老年人“微心愿”480个,积极开展文艺进社区、进养老服务中心活动,每月定期为社区老年人过集体生日;针对弱有所扶类,开展“祥云万朵进万家”活动,为700位困难群众送去羽绒服、140个家庭送去保温杯、40个家庭送去电水壶、25个家庭送去运动鞋、80个家庭送去学习用品;针对病有所医类,争取县医养救助慈善基金,为20名大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金10万元、为全县医药费用支出超出15万元的266个家庭购买“德州惠民保”……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目前,我们已在德城区和庆云县试点‘微心愿’活动,今年将在全市进行推广,同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真正做到‘救助领航·送爱到家’,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德州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负责人焦焱说。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李莉
通讯员 | 刘飞翔 苏峰 杨翠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