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鲁西北平原的一个小镇上,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农村文化生活还不太丰富。为了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我们那里每年冬天都要搭会,也叫“物资交流大会”。
摆摊设点卖“物资”的,有国营、集体的百货公司、供销社、生产厂家,也有小商小贩和自产自销的农户。所售“物资”,大至家具家电,小到油盐酱醋,也有农家的鸡鱼肉蛋、杂粮果蔬,服装鞋帽、布匹,糖酥棍、爆米花等零食。另外,还辟有牲畜专区,真是热闹非凡。
赶会的人,以我们周边乡镇的村民为主,方圆十里八村的村民趁着赶会聚拢在一起,走亲戚、会朋友、购商品、看大戏,这个时候是乡下最热闹的日子。
大会期间必定会请有名的剧团来唱戏助兴。我们街上有个特别大的戏园子,高高的戏台坐南朝北,戏台后边的几间房子是化妆间。座位都是一根根排列整齐的树干。每到冬天“物资交流大会”期间,村里就会请剧团来唱戏。京剧、河北梆子等几乎每年换一个剧种。唱戏时间一星期左右,白天、晚上都会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姥姥和母亲是十足的戏迷,特别是姥姥看起戏来连饭也顾不上吃。
记得当年我和几个小伙伴常常是下了学,就往戏园子里赶,学校就在戏园子附近,出来校门就会听到锣鼓喧天,我们就站在后边看戏。只见戏台上灯火通明,演员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戏服站在台上,唱得字正腔圆;台下戏迷们黑压压一片,看得聚精会神,还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等看完戏我再和姥姥、母亲一起回家。姥姥也会给我补充戏曲的故事。小小的我也知道了《铡美案》《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情节,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也是在那个时候,也许是受姥姥的影响吧,我也迷上了戏曲,懂得了不少剧种,每个剧种还能唱上几段呢。
那时最吸引小孩子眼球的是戏园子里那些商贩卖的零食,比如炒花生、葵花籽、爆米花还有一串串的糖葫芦等。散戏后,包子铺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就出笼了,缕缕热气摇曳在夜晚的灯光下,望着褶皱均匀、白白胖胖的包子真是馋涎欲滴。这时母亲就会给姥姥买几个包子吃,当然姥姥一定会省下俩让我解解馋。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包子,嘴角的油是不忍抹去的,用舌头舔一舔,感觉香气扑鼻,似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冬天。
最高兴的是赶会期间遇到星期天了,姐姐领着我来到会上。路两旁商品琳琅满目,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我最喜欢转的还是卖服装鞋帽的地方,这里会有外地来的客商,各种款式新颖的服装吸引着女孩子的眼球。记得当年流行一种毛线编织的红帽子,图案精美,女孩子戴在头上走在哪里都像一团跳跃的火苗。姐姐也给我买了一个,而她自己却没舍得买。
此外,我还喜欢看套圈、射箭、扎气球等游戏。徜徉在这样的会场,感觉此处就像是一幅多彩的画卷铺展在冬日的大地上,扮靓了单调的冬季。
如今,赶会已成为乡村记忆的一个浓重符号,唱戏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承。这些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总感觉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淳朴的乡风依然,美好的童年记忆永驻心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赵治红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