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全市首家无人智慧警局“落户”经开区,截至目前,我区已开设2家家无人智慧警局。智慧警局到底长啥样?如今运行情况如何?1月18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虚拟服务机器人、综合服务一体机、临时身份证明打印机……来到董子文化街南门,在西侧不远处,蓝底白色“经开智慧警局”6个大字分外醒目,上面清楚标着“24小时自助服务”字样。经开区公安分局户政科负责人薛佳说,董子文化街附近人流量大,无人智慧警局开设在这里,方便居民就近办事。
在大门左侧,记者拿着身份证刷感应门禁后成功进入大厅。进门一看,高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格外吸引眼球的是虚拟服务机器人,它的实际功能不容小觑。市民通过大屏,可轻松查阅户籍、出入境和车驾管的服务事项办理须知,也能用语音唤醒功能进行提问。
除了董子文化街,在澳德乐时代广场还有一处无人警局,面积20余平方米。两所警局均业务功能一应俱全,集公安户政、交管、出入境3大类业务于一体。因目前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出入境自助业务暂停办理。
几天前,家住玫瑰公馆的赵青不慎将身份证遗失,他来到无人警局后,首先在自助打印机上输入身份证号,看着机器镜头拍摄面部照片,选择证明用途,紧接着就拿到了自己的临时身份证明,全程用了不到一分钟。“以前,去派出所户籍室开证明得排队,现在只要动动手指,真是太方便了!”赵青发出了由衷赞叹。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智慧警局门口设置的身份证门禁,是为执行严格的安全准入门槛,常规情况下,市民携带二代有效身份证可刷卡进入。针对像赵青一样未携带身份证的市民,可输入身份证号,再通过人脸识别设备,识别成功后即可进入警局办理业务。
据了解,无人智慧警局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打破了时间、地域界限,实现了公安业务由“窗口固定时间办”转变为“群众随时自助办”,为群众办实事开启了“加速度”“随时办”的新局面。自去年启用两家无人智慧警局至今,已办结公安自助服务业务800余笔。“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科技力量,不断优化自助设备,拓展智慧服务场景,让群众办事更便利。”薛佳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刘潇 通讯员|张玮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