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


1月25日,德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田卫东作批示。市委副书记苑衍刚出席并讲话,副市长董绍辉主持。

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

2021年,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省委、省政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点工作,推进“四个部省联创”(“吨半粮”生产能力、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德州扒鸡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国家农业绿色先行区建设等四项重点工作,列入农业农村部、山东省政府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方案),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投入衔接补助资金2.32亿元、实施项目158个,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8元。健全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383户、1047人。以“构建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为目标,打造社会大救助升级版,我市做法得到国家领导同志肯定。

二是全市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7.7万亩,克服秋汛、降雨等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再夺丰收,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坚持“五级书记”抓粮,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生猪生产、鲜活农产品稳产保供在抗击疫情、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突破路径更加明晰。

“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食品名市”建设、“双镇百村”建设等重点任务,成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市迅速形成共识,得到国家和省关注支持。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第七届中国驴业发展大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现场会、“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1”相继在我市召开。组建德州市振兴乡村投资运营集团,省政府正式批复建设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全市新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2家;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总数达10家,居全省第5位。“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55个,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8%以上。“德州味”品牌体系日趋健全,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到75家。在全省率先出台“快递进村”财政奖补政策,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电商快递物流“村村通”。

四是乡村融合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人才振兴上,上线德州智慧就业平台系统,新设23家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高端专家智力服务活动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级示范团项目。文化振兴上,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建成全省首家“两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文明实践云平台,县级以上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94%。

生态振兴上,创建“美丽庭院”17.2万户,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完成率100.5%,农村改厕提升完成率11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任务,累计完工“四好农村路”837公里,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15座,创建10个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组织振兴上,圆满完成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明显优化。实施“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推进乡村融合发展”书记项目,全市行政村数量由7951个融合为5102个,建立党建联合体426个,覆盖3071个村、占60.2%,《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进行报道。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双百”提升工程,培育农民合作社1.35万家、家庭农场7356家;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10万元以上的达到80%。全力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农村网格进一步织牢织密,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格局。

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文明等重点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邓静 刘振兴 杨鸣宇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