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陈德军教育专著《中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策略例谈》出版

让研究助力教师成长

——陈德军小课题研究专著出版

2021年12月,陈德军教育专著《中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策略例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五章十八节,另有“序、附录、参考文献、后记”。本书是“基础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丛书”第一册,共297页,计33万字,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和新华书店发行。

作者陈德军,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禹城市教体局教科所所长,山东省教科院访问学者,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山东省原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乡镇学校和市直初中任教15年;长期指导教师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先后主持过三项省级课题、两项德州市级课题研究,均已结题;参与过两项国家级课题、四项省级课题研究;有10余篇(项)论文或研究成果发表和获奖;多次担任省和德州市课题成果鉴定专家;在市内外做专题讲座数十场;出版教育专著和散文集三部;曾获全国目标教学研究先进个人、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10余项荣誉称号。

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副院长在《序 让研究助力教师成长》中说:“陈所长在潜心思考本地小课题研究资料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小学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案例进行了梳理,并广泛研读了相关专家的专著和论文,使本书既有实践性又有学术性。我看过不少教育科研方面的书,但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很少。陈所长这本书站在教育科研的高度上,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结合作者的真实体会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而写,既整合了本地小课题研究经验,也总结了小课题研究规律,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供参考,很接地气”。

本书第一章为“小课题研究概论”,简要介绍了小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第二章为“小课题研究内助策略”,主要从教师角度阐述了课题组如何按照小课题研究程序,借助案例点评及内部合作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小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第三章为“小课题研究外助策略”,分别从县级教科研部门、乡镇校办、学校三个层面,阐述如何按一定程序和策略助力教师做小课题研究,并有大量的案例点评。第四章为“小课题研究方法与成果形式”,借助案例分别阐述“文献研究法”等小课题研究常用方法和“研究论文”“教育案例”等小课题研究成果形式。第五章为“小课题研究保障措施”,借助案例分别阐述了小课题研究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个人保障。

“附录”中主要提供了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中期报告、研究成果鉴定申请表、研究报告、评价标准、小课题研究

手册、结题鉴定量化计分表、优秀研究成果推介表等操作模板和有关小课题研究的微型论文。“参考文献”中列述了本书写作前和写作中研读过的参考文献,主要为小课题研究相关专著和论文。“后记”由作者撰写,主要介绍“为什么写这本书”“本书如何使用”“应该感谢谁”和“期望读者提出修订建议”等。“简介”部分主要介绍了本书内容要点和写作特点、作者情况和语言特点等。 

“封底文字”有两部分:上为山东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许爱红博士的评介,许主任认为本书真实地呈现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的毕竟历程;下为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孙月圣研究员的评价,孙主任认为“陈所长的书接地气是一本实用的小课题研究操作指南”,也是师范院校师生了解基础教育科研状况的参考书。

·序·

让研究助力教师成长

□李文军

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教学、教研和科研之间是什么关系?陈德军所长以颇具特色的工作成效,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时代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未来已来,这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学校的教学状态却难以改变。不是教师们不求变和不想变,而是多数教师茫然无措,不知道怎么变或变向哪里。十几年来,陈所长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研究,将汲取理论滋养与扎根实践土壤有机结合,致力于将研究感悟与实践经验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建构自我个性理论,带出了一支好团队,这些团队成员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他们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教师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也离不开教师;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成长,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助力学校创新。陈德军们用自己的行为和成绩说明:教育教学离不开研究。

每一位名师都有勤奋学习和用心研究的经历,就像科技型农民一样,是耕作者,也是实验者,研究已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反思型、科研型教师,这是名师成长的基础。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方式主要是课题研究,其中就包括小课题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常规性教学研究,要么失于笼统,要么偏于碎片化,不利于教师持续思考与研究。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借助科学方法进行集中探索的研究形式,它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将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与研究“两张皮”问题,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已成为中小学教师首选的研究形式。

与规划课题相比,小课题研究因研究范围小、内容较单一、与实践联系较紧密、学术性要求较低,所以更有利于教师自主研究。但自主研究并不排斥外部助力,必要的外部助力能使小课题研究更有效、更规范、更有利于解决问题。为此教师个人、课题组、学校、乡镇和县级教科研部门都应发挥作用,并力求做到组织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

中小学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与实验室或书斋里的个体教育科研不同,需要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给予关心和支持。禹城市教体局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十分支持中小学教师开展专业研究,在政策和资金上一直给予支持。在此背景下,陈所长潜心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注重借鉴外地经验与方法,在长达十余年时间里,组织本地干部教师坚持开展小课题研究,坚持探索小课题研究的有效路径、实用策略和操作方法,积极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激发了当地教师的研究热情,转变了教师的理念和行为,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了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小学发展增添了活力,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尤其对偏远乡村的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书中参研教师反馈的信息看,教师借此拓宽了视野,促进了思考,优化了行为,普遍感到收获很多。禹城市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有的已成为市内外名教师、名班主任、教学能手和教科研骨干,有的被提拔为校长、副校长或更高的职位,有的已从小课题研究转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近年来,禹城被立项为山东省和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数量,在德州各县市区中一直位居第一,禹城市课题研究经验陆续得到市内外教育同仁们的肯定与关注,陈所长多次应邀去外地讲座。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今天是辛丑年元宵佳节,陈所长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此书,请我作序,我为他高兴。这使我想起他来省教科院访学的日子。陈所长是山东省教科院第三期访问学者。在学员们上课和讨论的过程中,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人谦逊、勤奋,态度认真、扎实,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充满了热爱,有一份难得的深厚情怀。为了有效地开展小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他积极参与德州市教科所尹品华所长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小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并负责撰写研究报告,2015年如期通过结题鉴定。随后,他本人又主持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县域整体推进小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研究》,2018年元月如期结题。

访学期间,陈所长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访学任务,还积极与有关专家探讨县域整体推进小课题研究的途径、策略与方法。通过参与或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结合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探索,他逐步构建了“‘双线四级’小课题研究县域助力策略”,并经过了实践检验。“双线”是指课题组自助线和各级教科研部门的外助线,“四级”是指课题组、学校、乡镇和县级教科研部门四个层级,四者之间联动并进,共同为教师做小课题研究助力。

陈所长的探索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探索阶段、深化提高阶段和完善拓展阶段,其基本策略是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在运作模式上,他充分借鉴了浙江省淳安县等外地小课题研究经验,以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为基本保障,在运行中将行政驱动的宏观管理和博客及微信跟进的微观管理有机结合,通过小课题研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小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通读全稿后,我发现这本书实用性和科学性俱佳。陈所长在潜心思考本地小课题研究资料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小学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案例进行了梳理,并广泛研读了相关专家的专著和论文,使本书既有实践性又有学术性。我看过不少教育科研方面的书,但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很少。陈所长这本书站在教育科研的高度上,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结合作者的真实体会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而写,从教师和各级教科研管理者两种角度上,对小课题研究的知识、策略和方法进行阐述,既整合了本地小课题研究经验,也总结了小课题研究规律,书中有大量案例可供参考,很接地气。

洛克说过,再没有什么比下面这一点更为一般人视为当然的了,这就是:有某些思辩的和实践的原则。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一线教学结合,以研究改进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指向。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能太理论化,要接地气,要多做应用性研究。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好懂、易学、能用,书中既有小课题研究知识概述,也有小课题研究的内助策略、外助策略、主要方法和成果形式,还有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个人保障等,它将理念、程序、策略和案例有机结合,程序科学,策略得当,语言流畅,便于操作,实用强性,学了能懂,懂了会用,对中小学教师、对基层教科研工作者等必将有所助益。

(李文军,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教育学会秘书长,曾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教育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驻山东记者站站长等职)

后 记

三年前就想写本书,写一本实用的、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校长和基层教科研工作者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书,少讲理论,多说操作方法与案例,既可帮助本地干部教师做小课题研究,又能与各地教育同仁们交流。但由于平时较忙,加上自我督促不力,直到现在才完成。

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中小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呼声越来越大,教师有必要从经验型走向反思性和研究型。我曾在乡镇学校和市直初中任教十五年,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比较了解,他们平时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若没有一定的外部助力,很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研究,无法保证研究效果。

中小学教师所做的研究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所做的研究不同。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提供新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而是在已有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行动性和应用性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借此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规划课题研究相比,小课题研究切口小、省时、可操作性强,更适合中小学教师。

鉴于此,2011年3月我随同德州市教科所领导,赴浙江淳安县学习考察小课题研究,归来后通过研究多地经验,通过研读相关专著和论文,我认定小课题研究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效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于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本市及时启动了小课题研究,并持续探索了十余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本人受益很多,很多干部教师也有同感。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有的成为名师,有的被提拔,有的成为课题研究专家。

研究之初我遇到了以下问题:一是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自主研究能力偏弱,小课题研究知识与技能匮乏,教师不清楚如何做小课题研究,急需引领和帮扶;二是校、乡、县三级教科研工作者科研素质偏低,不能有效地发挥引领、指导和服务作用;三是校、乡、县教育科研组织与制度不健全,教育科研管理不到位,小课题研究助力策略不成体系,三级联动机制不活,形不成合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引领干部教师通过持续探索,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有本地特色的小课题研究管理机制,校、乡、县三级联动,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对小课题研究进行全程指导,注重积累案例、经验与策略。在此基础上,逐步总结和形成了有本地特色的“双线四级”小课题研究县域助力策略体系,包括小课题研究内助策略与外助策略等,本书即是对此类策略的集中梳理和整合。

本书第三章中乡级和校级助力策略,与书中的县级助力策略相比,阐述得相对简约,主要考虑三者在很多方面有相通或相似之处,前面既已讲过,后面就没必要太重复,读者朋友们阅读本书时,可将校级、乡级和县级助力策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学校教科室、乡镇教科研部门在助力教师做小课题研究时,完全可参考或借用“县级助力策略”中的相关内容。在实施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级教科研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中小学教师也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内助与外助、自主与互动、骨干与全体等各类关系。

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课题,在实际操作中,其具体要求可以有所不同。乡镇级、学校级小课题,其研究程序、研究步骤可以适当简化,其成果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一切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小课题研究步入校本化阶段后,实际运用本书所述策略时,程序和环节还可进一步精简。以校为本的小课题研究,应遵循“精准选题、及时立项、集中培训、扎实研究、灵活结题、注重应用”的原则,尽力谋求“省时、快捷、高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可随时自行研究,不一定都申请立项,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有了成果即可向学校教科室申请结题。

阅读本书时,中小学教师和师范院校在校生,可重点研读第一、二、四章及“附录”部分,略读第三、五章。中小学校长和基层教科研工作者,可重点阅读第一、三、五章和“附录”部分,略读第二、四章。本书取名为《中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策略例谈》,是因为书中所选案例多为语文学科小课题研究案例。本书适用范围不限于中小学语文学科,而是面向所有中小学干部教师。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我要感谢很多人。写作前和写作中,我研读了十余本专著,查阅了数十篇论文,为了给读者朋友们提供阅读方便,我在附录中还选录了外地小课题研究专家的文章,这些专著与文章的作者我在文首、主要参考文献或附录中已尽力注明,但因本人时间与眼界有限,个别材料若引述时未能注明作者,还请理解与见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文军副院长百忙之中为我作序,感谢山东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许爱红主任、山东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培训部孙月圣主任、德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刘民生主任、德州市教科所尹品华所长、德州市教科院综合室韩光举副主任、烟台海阳市教研室车言勇副主任、禹城市教体局杨传斌局长和徐敬泉副书记、禹城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李长海校长和张宝民校长等领导和同事们。

本书付印前,我还广泛征求了市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其中三十余位教育局领导、教科所所长、校长、主任和老师写了“书稿评介”,给我很大鼓励,在此深表感谢;我还要感谢市内外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校长和老师们提供案例,感谢编辑人员精心策划,感谢我的亲友们默默给予支持。正是因为您们一再关心、支持和帮助,我才顺利完成了这本书。

本书一经出版,即进入使用和检验阶段。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和完善。

陈德军

2021年10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