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人民调解员李连福:调解事项从一年500件减至38件

东李官屯镇人民调解员李连福:从事调解工作20多年,见证了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福叔是个有心人。”夏津县东李官屯镇人民调解员孙洪营这样评价他的同事。

1月25日,腊月二十三,中午1点多,吃完了“小年”的饺子,人民调解员李连福来到镇党群服务中心的人民调解室,在资料室里忙活起来。他要把2021年所有的调解档案、来访记录归类存档。

这间不足十平方米的资料室于2021年初建成,西墙和南墙都被改造成了资料架,档案盒从地面延伸到屋顶、时间从1997年一直延续到2021年。“2020年档案工作才开始规范,过去的调解员不重视这个,没人存下调节档案。全镇、乃至全县也只有他记得这么全。”孙洪营说。

李连福1959年出生,1984年退役后在东街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996年转行至镇司法所担任人民调解员,是全镇广受信赖的“法律专家”。二十多年来,经他调解留下的卷宗有2500余件。

下午2点半,一位面颊发红的精瘦年轻人来到调解室,张嘴就喊“福叔”。“我是刘兴裕村党支部书记刘先壮,刚上任,找您调点事儿。”小伙子单刀直入,是个急性子。

“福叔”停下手头的工作,把人引到前台,简单登记,写明来访人姓名、电话和事由:承包地占了田间道。“常见矛盾,具体说说吧。”

10分钟后,了解基本情况的李连福跟着去了刘兴裕村,来到田间看现场。“兄弟双方各执一词,咱们处理得以确权证上的耕地面积为准,实际测量后才能以理服人。”他打算年后再带着刘先壮一起调解这起纠纷,“年轻支书缺乏经验和威望,咱们得多支持晚辈工作,但毕竟是兄弟间的矛盾,临近春节要以和为贵,把事压一压,也给哥俩一个冷静的时间。”

回到镇上,李连福把调解情况简单记录,放到了最新一摞资料里。“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李连福说,他还手写了份目录索引方便查找卷宗,甭管是哪一年、什么人,经他调解的事,他都能很快找到相关资料。2021年夏天,一位从东李官屯改嫁到日照的妇女着急忙慌地敲开调解室的门,为了在当地落户享受农村医疗保险,她需要提供离婚证明原件,可她手里的那份已经丢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找到了我。按照目录,我不到两分钟就在2004年7月的卷宗里找到了原件。”李连福回忆说。

这满墙的调解档案不只是李连福的“宝贝”,也是东李官屯的“宝贝”。赡养纠纷明显少了、民间借贷少了……该镇党委书记张丕智每次翻阅都脸带笑意:“20年前,一年能调解500件案子,2021年全镇才调了38件。这里头有生活富裕的原因,但也说明基层治理水平在逐渐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增强、矛盾纠纷明显少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冕 通讯员|邓美平 康红岩
编辑|孙亚民
审核|李根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