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镇汾水王、大陈、石佛寺、小刘、刘谟等10余个村庄相继开展“乡贤初心不忘、回报家乡父老”春节慰问系列活动。
1月25日,汾水王村的广场上喜气洋洋,“迎新春:翰墨书香飘入千家万户,传递正能量;看今朝:新时代文明实践树标兵,初心永不忘”的鲜红标语高高悬挂。王海峰是最早走出村子创业的成功人士,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努力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不忘家乡父老,这已经是他第二年自掏腰包,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油、面等生活用品。因为工作原因,他始终没有出现在活动现场,他在电话里对村党支部书记说:“我就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和祝福,这不值得炫耀,小时候没少麻烦大家,这点事都是该做的。”
“小时候在村里多亏了大家的帮助和照顾,现在自己有能力了,能够给家乡做点事我觉得很开心。”1月28日,大陈村乡贤陈广练说。陈广练还表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忘家乡父老,回馈家乡是每一名村民应该做的,他还在新春来临的时候走访老教师、老红军、高龄老人、困难群众等,为他们送去油、面等慰问品和新春的祝福。
1月28日,石佛寺村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纷纷领取了一份新春的祝福。同时公示了一份2021年石佛寺公益事业名单。名单中显示一年以来侯希森等46人,为村集体捐款捐物共计10余万元。
近年来,庆云镇王海峰、陈广练、侯希森等一大批乡贤纷纷涌现出来,疫情防控中他们捐款捐物、恪尽值守,安全生产中他们积极宣传、带头引领,移风易俗、两委换届等工作到处都有他们率先垂范的身影。多年前,他们从村子里走出去创业经商,今天,他们纷纷走回来回报家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庆云镇围绕乡风文明,以党建引领振兴乡贤文化,以各位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弘扬传统本土优秀文化,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露 通讯员|解青媛 张甜甜
编辑|王露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