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大产业!庆云县常家镇:乡村振兴路上的“莓”好生活

2月14日,庆云县常家镇南齐村的草莓种植大棚里,一片片色泽鲜红、个大饱满的草莓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果香味,红彤彤的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让人垂涎欲滴,随手摘下品尝,香甜四溢。

一个个红红的小草莓在冬阳的照耀下反射出红色的光芒,特别讨喜,小小草莓成了该村“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大产业”。

“我在天津从事草莓批发20多年了,发现当前的草莓市场发展前景特别好,再加上交通运输比较便利,能够保证果实质量,我决定回家乡发展自己的‘种植+产销’模式,提高效益,带动村民致富。”草莓种植大棚的负责人齐胜森介绍道。

谋生回家种植念头的齐胜森立即行动,并邀请专业草莓养殖技术人员回村勘测土地性质、气候状况等,经勘测,发现南齐村霜期短,昼夜温差小,气候温暖,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极易种植草莓。说干就干,看到希望的齐胜森狠狠心、咬咬牙,于2021年7月份决定投资160万元建设草莓养殖基地,历时两个月的时间,30个占地40余亩的草莓大棚就建设完成,齐胜森看着一个个草莓大棚,满怀希望,憧憬着特色种植的“莓”好生活。

“为了便于管理,我还专门聘用了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让他们在草莓园里帮忙拔草、施肥、采摘等,吸纳他们在家门口工作,这样既让村民们增加收入,又提高了草莓大棚的管理水平,实现‘双赢’。”齐胜森介绍道。

据了解,目前草莓上市仅一个月的时间,草莓基地的草莓产量就高达50000余斤,收益可到150万元左右,草莓的生长周期可到6月份中旬,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8000斤左右,收入可达800万元。

谈及未来,齐胜森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主动将草莓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中,谋划乡村旅游产业,同时通过集体经济投入方式,高标准建设生态农家乐,带动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刘蕾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