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出彩 创新创优无止境 ——我市公路系统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国省道路产保护“德州模式”连续两年在全省进行经验推广;国省道资产运营管理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全省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德州公路入选试点……连日来,德州公路系统捷报频传。

“创特色、出亮点、争出圈,在深化改革创新上率先突破,这是新时代德州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昌如是说。

优化路产运营管理

公路资产点多、面广、总量大,政事分开、事企分离后路产保护无抓手,资产盘活不够、保障事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突出。为此,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创新建立部门联动、价格评估、数字赋能、依法护路“四个机制”,拓展涉路部门联动圈,建立路产损坏赔偿价格评估机制,路损案件全民事化处理机制逐步完善。“我们与交警部门建立点对点联动机制,互通信息、联动处置,同时采用诉前财产保全措施维护路产路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城区公路分中心主任徐欣波说。

我市坚持市场化盘活公路沿线道班、养护站、收费站等闲置土地,因地制宜提供停车休息、加油、加气、汽修等服务,在保障公路管养基础上,依托陆路通道,延伸服务功能,助力驿站经济。

强化数字公路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公路行业的加速融合,数字赋能公路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围绕打造“设施数字化、路况可视化、监测智能化、出行信息化、处置即时化、网络安全化”的数字公路“德州样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与交通运输部、部属院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优化数字公路顶层设计。他们与中国电信合作,建设国省道智能监控及信息发布网络,被中国电信总部列为国省道智能化应用全国试点;与中国移动在智慧巡检、基础设施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开发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不久前,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为国省道领域试点单位,加快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探索公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建设技术路线。

持续提升公路品质

驱车行驶在省道240乐陵绕城段,道路平坦通达,与滨德高速、济乐高速及4条国省道纵横交错,绘就了“一小时到济、两小时达津、三小时抵京”的乐陵城市圈。

记者了解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该项目施工中首次采用了防滑耐久性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技术,可大幅降低平交道口车辙病害,预期道路使用寿命提升3倍,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银奖,为全国唯一获奖的普通国省道项目。

2021年底通车的国道513陵城绕城段项目创新使用宽幅大厚度基层摊铺技术,减少基层层间联接,缩短基层养生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德州主城区外环路施工中采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实现了原路面材料100%就地循环再用,既节省了原材料,又避免了环境污染,且施工后可快速开放交通,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李凯
编辑|李根
审核|李根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