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于德庆:正月十五闹花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习俗文化。

为度过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元宵佳节,期盼吉祥如意,事业红红火火,元宵节到来之前,我们枣乡乐陵好多企业、商店门口,城乡街道两旁以及公园广场,就早早安装悬挂好印制着栩栩如生的老虎图案,富有时代气息的祖国昌盛,国泰民安以及吉祥如意等字样的红灯笼。元宵节夜晚,造型美观,式样繁多,新颖别致,玲珑剔透,色彩灿烂,银光闪闪的红灯笼,在明亮的月光和满天繁星映射下,大放光彩,把整个企业厂区、公园广场及城乡街道点缀的如梦如幻,好一幅令人激情振奋,别有一番情致的迷人夜景画卷。节日期间,有些村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还结合庆冬奥,组织举办了集娱乐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 “闹元宵 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盛宴,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

正月十五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了,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拜年拜到初七八,也没豆腐也没渣。是啊,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本来家庭生活就不宽裕,每逢过年,人来客往的折腾十多天,人们感到很劳累不说,还因很难拿出手的年货菜肴招待客人而发愁。元宵节一到,大人们的心情感到特别轻松。天真烂漫的孩童们,元宵节一到,又像过年似的,欢呼雀跃起来。

在鲁西北我的家乡,那时尽管生活条件比较差,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始终是积极向上的。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不但自制元宵,还要像模像样做上几个菜,摆上酒,一家人好好团聚热闹一番。特别是正月十五放花灯,更是热闹非凡。

白天,人们把大红灯笼挂在大门口两侧。到了皓月当空,繁星闪烁的夜晚,为驱赶邪魔祟鬼,为逝去的亲人照亮回家的路,人们就把挂在大门口外的两个灯笼内的蜡烛点燃,通宵亮着。晚饭后,大人怀里抱着牙牙学语的幼儿,领着手里打着小红灯笼,欢蹦乱跳的孩童,赶忙走出家门看花灯。那时,元宵节人们手提的小花灯和挂在大门口两侧的大灯笼,大多是元宵节到来之前,人们用秫秸秆扎好灯笼架,外边糊上红布或者红纸,里面放根蜡烛,自己制作的。

那时,我所在的村子元宵节闹花灯,除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外,村里还组织人将易燃的蓖麻子带壳砸碎,再掺上点棉籽皮搅拌成油泥,放进庄户人家废弃不用的大铁锅里,用铁丝摽好铁锅,由两人在前面抬着,后面敲锣打鼓,跟随着有描眉画彩,穿着花花绿绿,扭腰摆臀“傻老婆”“傻小子”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扮相的秧歌队,开展沿街放火堆活动,俗称放灯。

秧歌队成员,踩着锣鼓鸣响的节奏,从村东到村西扭着秧歌,走不多远,就有专人从铁锅里铲除下一堆油泥,放在路两旁点燃。一堆堆小火苗,点燃了人们期盼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喜悦激情。结帮成群,围观跟随看热闹的男女老少,被秧歌队中傻老婆和傻小子及猪八戒的丑态,逗得弯腰捧腹含泪大笑。那心旷神怡的郎朗欢声笑语,给放灯活动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像一只只欢乐的小鸟。有的哪里放火堆,就飞快赶过去,边看边敞开嗓门吆喝。有的打着小红灯笼,快活得大喊小叫着,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大冷的天,窜得头上直冒热气,玩得乐此不疲。

放火堆活动做完后,还要放一阵鞭炮,元宵节才算结束。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闹花灯,也有赶上雪打灯的时候。遇到正月十五夜晚大雪飘飞,天地之间融为一体,白茫茫一片,道路田野和种种物体的外表银装素裹,被大雪覆盖的年景,虽然对不能“闹花灯”让人感到非常扫兴和失望,但人们看到地里的麦苗好似盖上了一床厚厚的洁白色鹅毛羽绒棉被,给麦秋小麦丰收带来了美好希望,“闹花灯”的扫兴和失望会一扫而光 ,喜得禁不住哼起小曲……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于春芝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