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轻拿轻放,箱体要保持清洁……”2月15日下午,在溢香园(山东)酿造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董事长吕书静正在安排一批客户团购的香醋起运,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她介绍,这个订单发往潍坊,原定元宵节后交货,但是客户急用,他们加班加点赶了出来。“不管单子多急,品质不打折扣,这是硬杠杠。”
从每天自家零星酿造到如今企业年产超万吨,吕书静和丈夫吕炳林坚守匠心,共沐风雨,携手改进老工艺、传承老味道,打造“宁溢”品牌,入选“德州味”名录,不光酿制了高品质醋、酱油等,更酿出了美味人生,去年她家获评市级文明家庭。
今年吕书静43岁,吕炳林45岁,都是宁津县保店镇吕庄村人,青梅竹马。中学毕业后,他们先后到天津第一调料厂当学徒。“吕炳林是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宁溢食醋的第五代传人,为学习新工艺,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调料厂,师从掌门人曹占魁。那几年,他下了不少功夫,把老手艺和新工艺进行融合。”
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父亲意外身亡,母亲身体病弱, 20岁的吕炳林挑起了家庭重担。 他辞了工,回家卖了牛、麦子,盖了两间房,在吕书静的帮助下,开始创业。“当时第一批醋酿出来时,满村飘香。”她记忆犹新,一开始大家不认,他们去周边村庄叫卖,也拿上几瓶委托杂货铺销售,因质量好,很快打出名声。
2002年两人喜结连理,2年后儿子出生,小家和美。那些年,自家一直在酿醋、酱油,但是小打小闹,收入也就够过日子的。
转机在2009年,当时,政府规范行业发展,需要进行产品认证。借此东风,两人东拼西凑了2000多元钱,办起来了鸿林酿造作坊。为了提升品质,他们经常到山西、佛山、镇江等地学习,取长补短,让老味道更加香醇。
2018年,保店镇成功申报“农立方”田园综合体,大规模种植黑小麦,吕炳林趁机研发出了富硒含量高的黑小麦醋,获得全县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经过10年努力,小作坊一步步壮大,打响了 “宁溢”品牌。产品热销,占据全县酱油醋80%市场份额。
2019年,他们在保店镇工业园要了10亩地,建起了6500平方米宁津县溢香园酿造厂,生产规模扩大至8000吨。
去年,他们成立了溢香园(山东)酿造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超1万吨,产品达到20多个品种,入选了“德州味”,吕炳林干劲更足了,他说:“德州市区甚至周边地市很多餐馆都在我们这里订制产品。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是3万吨,还有很大空间,下一步,我们会强化‘量身定制’,为顾客提供个性化产品。”
好手艺要传承好。他们的儿子吕政今年18岁,虽然在宁津县职业中专读书,但一放假就泡在公司。从原料选择、粉碎、润水、蒸料、糖化发酵、醋酸发酵、翻醅等20多个工艺,他信手拈来。“炳林两口子后继有人。”省派第一书记吴海涛点赞。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秀青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