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御路上的桥口街
□马惠彬
桥口街位于京杭大运河德城区段的东岸大堤下。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从街东部穿行而过。南面是德城区东西交通要道之一的天衢路,北面与小锅市街相邻。德州人引以为荣的“九达天衢”古牌坊就在街的东南百余米处,古老的九省御路就在桥口街上通过,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水陆交通要冲。
清末民初时期的桥口码头
“先有桥口街,后有德州城”
德州城从前有“先有桥口街、后有德州城”的民谣。意思是说,桥口街是先于德州古城发展起来。据民国《德县志》记载:“慈氏寺本在运河西岸,建于唐贞元元年(785)。因该寺主殿房顶所用的瓦出自制陶大家,瓦色光白俗称‘银瓦寺’。元代遭兵燹,明永乐十年(1412)重建。”而重修的慈氏寺就位于桥口街的北侧。至少自隋唐时期,桥口街周围就已经是较繁华的区域了。
元代建都北京后开通了永济渠,在桥口街东的这条河上修了座广宁桥。这里便成为通往京城的水陆汇聚之地,出现了接待进出京城的官员、赶考学子、商贾们的服务场所,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修筑砖城,桥口街官方冠其名曰“西关街”;因街东有“九达天衢”牌坊,故又被后人称为“九达天衢”;“雍正十二年(1735)该河西移,浮梁亦随之而移,故至今西关渡河处,名浮桥口。”街西头被称为“浮桥口”。在清朝中后期,桥口街有西关街、浮桥口和九达天衢三个名称。民国初期,德县县长李树德就将其正式命名为桥口街了。
桥口街周围有诸多名胜古迹遗址,如明皇殿、九达天衢牌坊、文庙、慈氏寺(银瓦寺)、将军庙、晏公庙、回龙坝、振河阁、董子读书台、安德水馆驿、金亭馆驿等。
桥口街民主要由回汉两个民族组成,历史上主要以搬运工等各类工人、船民、小商贩为业,也有少部分农民。抗日战争时期,桥口街虽是日伪统治强大的中心地带,但抗日战争中期就有共产党人在此秘密活动,多在搬运工、店员和手工业者中开展工作。1946年6月德州古城解放后,桥口街人积极跟着共产党走,1947年的“大参军”时一次就有46人参加了解放军,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贡献。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资料图) 记者 王志伟 摄
因铁路兴、运河水竭而衰
运河德州段自隋唐兴起,金元继之,盛于明清。明初, 桥口街成为商贸、旅游的闹市区。清雍正十二年(1735)运河改道移至桥口街西侧,来往于运河中的客、货船只,相对集中在桥口街西的运河岸边,在这里形成了客、货码头。顿时,各行各业都汇聚于此。桥口街上,运货的车辆来来往往,官家的轿子、马匹,赶考的举子,商贾小贩各色人等人潮如流,货物堆积如山。
清光绪六年(1880),德州第一个电报局就设在桥口街的将军庙里;德州的钞关从北厂迁到了桥口街;“食盐由天津经运河运来”德州,“盐场设在靠运河的桥口街”;独霸德州盐业的“鼎裕盐业公司”设在桥口街;久负盛名的“德裕和粮栈”、德州商会副会长赵桐轩的“桐记酱园”等知名店铺也都落户于这里。1946年6月德州城解放后,运河码头南移,桥口街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居民区。桥口街自此开始衰落。
今天的桥口街依稀保留着“御路”的影子。(资料图) 记者 李玉友 摄
运河大开发桥口街期待新生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往昔繁华的“御路”只剩不足200米的桥口街段遗迹了。虽然那些古色古香的民舍不见了,但仔细辨认还能看出当年的痕迹;虽然那些磨坊、大车店和板搭门的商店不见了,但他们的方位还印在人们的心中,古老的大槐树还在,老枣树还在。
桥口街上600年的古槐。(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德城段文旅融合全域旅游项目的签约以及《德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的推出,德州将着力打造成为千年运河古貌原真城市、国际文化融合典范城市和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优秀城市,塑造“千年运河·好运德州”城市品牌。德州已全面启动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桥口街的新生已为期不远。
(原载于2022年2月28日《德州日报》7版往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